在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田岚看来,这一模式建立后带来的变化十分显著。“省财政厅政法处和省高院财务管理中心提前半年对我院预算编制工作进行指导帮助,经过多次修改,严格把关,把预算项目细化到经济科目,做到‘精打细算’。”田岚说。
信息化建设跨越赶超
8月23日,冒着酷暑,金寨县人民法院古碑法庭法官胡友松来到位于大山之间的古碑文化站,从“巡回审判科技背包”里拿出摄像机、收音器、无线网卡等便携式装备,一一安装好后,开庭审理一起婚约财产纠纷案件。
“山区很多群众出门不容易,我们就把法庭‘背’在身上,开到群众家门口。”胡友松说。
这只是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好处之一。面对突飞猛进的案件数量、日趋繁重的审判任务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安徽省高院瞄准全国一流,紧紧抓住信息化这个“牛鼻子”,先后出台信息化建设3年规划和信息化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抢占信息化建设制高点。
“一处两中心”财务统管模式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经费保障。近年来,每年从政法转移支付资金统筹8000万元,由省高院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招标,累计实际投入资金2.3亿元,各地法院争取配套资金3.7亿元,用于信息化建设。
经过3年快节奏建设,全省法院在软硬件方面有了显著变化:完成高清科技法庭、执行查控、远程提讯室、远程接访室、庭审直播、移动科技法庭等14套硬件系统全覆盖,实现办案办公、政工后勤、公开服务、决策分析、视频管理、基础支撑六大类36种软件全应用。
在弯道跟进中,全省法院信息化建设实现了跨越赶超,成功打造了安徽法院三大工作品牌:全面建立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将诉讼服务从有形拓展到无形,动动手指就实现“网来网去”;创新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推进多元调解在线平台建设,让矛盾纠纷在网上找到“和事佬”;牵头研发全省法院减刑假释案件网上办理平台,实现了法院与监狱、检察院减刑假释案件数据的网络交换。这些无一不是以信息化为支撑的。
“信息化建设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紧盯不放、乘势而上,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不断推动信息化建设取得新突破。”张坚透露,安徽省高院正在制定智慧法院建设标准,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六个全”工作,争取早日实现电子卷宗、电子签章全覆盖,与有关政法单位执法办案资源全共享,审判流程、结果全留痕,文书电子送达全方位,网上调解、网上办案全联网,执行信息化平台建设全达标,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成果的集成融合水平,打造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