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养了,截流了,污水排放达标了
“这水比以前干净多啦!”衡阳市珠晖区东阳村养殖大户王益民,掬起一捧清澈透亮的湘江水,欣慰地说。
10年前,王益民来到湘江边的东阳村,投资办起了养猪场,年出栏生猪100多头。“数量不多,污染可不小。”提起这事,王益民至今抬不起头,“粪便直排湘江,形成一条数十米长的黑臭水体带。”
“一号工程”启动后,省里决定,用3年时间,搬迁和关闭湘江干流两岸1000米以内的大型畜禽养殖场。
王益民率先将养猪场转移到衡南县养殖小区。在政府帮助下,他在养猪场内采用降污技术,不仅实现粪污“零排放”,收入也翻了好几番。
杜绝养殖污水,更要净化城镇污水。4年多来,长沙对辖区所有河流湖泊排污口展开排查的同时,对101个排污口进行了截污改造,新建12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和82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城镇污水全面实现达标排放。
不仅长沙市,湘江沿岸8市67县统一行动,疏浚河道,清除岸滩垃圾,改造污水管网,斩断流向湘江的一条条“乌龙”。
目前,全省县以上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日处理能力达658.9万吨;乡镇污水处理设施从无到有,增至118个,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49.2万吨。
山绿了,水清了,碧透美景再现了
夏日的锡矿山,鲜嫩的绿色扑面而来,构树、臭椿、楸树、大叶女贞等树种,摇曳生姿,新绿连片。近年来,这样的抗污植物,在锡矿山由树到林,发展到7000多亩。
被誉为“世界锑都”的锡矿山,多年采矿导致土壤严重污染,植物难以生长,曾经年年造林不见林。为恢复植被,冷水江林业局与湖南省林科院合作,挑选出抗污树种,在重金属污染地区广泛种植,成活率达95%。
目前,湖南已整治500余座矿山,21万亩矿区重披新绿。
矿山披上新绿,被污染的土壤也在修复。在湘潭竹埠港,湖南科源科技化工公司变身土壤修复中心,偌大的车间内,挖掘机正将调试好的药剂拌入被污染土壤中。
“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经过粉碎、筛分,再加入药剂搅拌、养护,就变得安全无害了。”湖南永清环保相关负责人介绍,处理达标的土壤经第三方验收合格后,将用作路基填埋及湘江风光带的建设。
被污染的土壤可再生,化工厂拆除后的建筑垃圾,也可变废为宝。岳塘经开区沃土路新铺上的吸水砖,就是由建筑垃圾再生而成。竹埠港28家化工企业关停退出后,留下的近70万吨建筑垃圾,已处理11.8万吨。
在竹埠港,昔日的化工企业已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健身的市民和江边垂钓的渔翁。“翘嘴鱼、桂花鱼、鳡鱼……随着生态改善,多年不见的名贵鱼又回来了!”在江边住了20多年的市民周庆春,见证了湘江的变化。
美丽湘江,在大力整治中逐渐回归碧透美景。监测显示,今年1至5月,湘江流域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96.4%,流域水质总体为优,8个地级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符合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