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获得了农业生物博士学位之后,胡公略回到家乡黑龙江。目睹国内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他认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大有用武之地。在和农民接触过程中,他切身感受到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不到位、资金短缺、人员老化等问题,呈现出网破、线断、点散的状态。2012年,胡公略成立了农业技术服务公司为农民提供科学施肥施药等农业技术指导。刚开始,他也面临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农民不能理解他教授的专业词汇和知识,而他又难以听懂农民的方言,从而造成沟通交流障碍。通过在生产一线长期和农民接触,这个难题逐步得到解决:每年他至少要在田间地头待上3个月,听取农民反馈,再用农民听得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
因为在水稻种植和农业技术上的专业权威性,胡公略被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聘请为水稻发展总顾问。胡公略没有丝毫犹豫,接受聘请,来到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用自己的智慧和技术奋战在扶贫攻坚的第一线。在考察了当地环境后,胡公略认为当地完全具备出产优质水稻的条件,只是因技术的欠缺和观念的陈旧,农民没有种植优质水稻的自信。胡公略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农业供给侧改革号召,着重调整种植结构。无论是对自己的创业项目还是农业技术推广,都朝着优质、顶尖的方向发力,把“傻大粗”农业种植模式转变为精致农业的科学发展模式。
今年,在胡公略带领下,泰来县近10万亩优质水稻示范田长势喜人,这让他和当地农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胡公略这样说:“我在生活待遇方面要求不高。留学回国后,选择走上田间地头确实吃了不少苦,但是所学知识能派上用场,并得到农民的认同,我感到很自豪。”
范妍熙的5年:
海归的创业过程,远没有外人理解得那么浪漫平坦;常常经历多次失败。“85后”海归范妍熙是牛津大学管理学硕士,2014年回国创业海淘项目失败后,2015年再次组建团队,重新创业。
2002年,范妍熙在新加坡开始了海外求学生涯,从高中到本科再到硕士,她的海外求学之路一走就是十几年。2013年,拿到牛津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的范妍熙选择回国,并且在2014年开始创业。
“真正开始创业我才知道这条路有多艰辛。”范妍熙首次创业尝试的是一个海淘项目,因为和创业团队在经营理念和工作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双方合作无法继续进行,这次创业初体验在1年的时间里就宣告失败。在吸取第一次创业失败教训的基础上,范妍熙再次创业,但在选择合伙人上格外慎重。凭借其在快销尤其是服装领域积累的资源和经验,很快,一个针对大众市场、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职业装线上定制的品牌诞生了。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预约量体员上门服务,量体员采集客户20处体型数据反馈到供应链进行生产,通过这种方式完成职业装的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