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真正的风险是政策风险,而不是认知风险
比特币作为一种货币,最大的风险不是市场接受度,而是政策风险。货币能够存在,其本质依赖于信用体系。就算是主权货币,如果出现主权更迭,或者主权危机,货币可能即刻崩溃。所以,主权国家发行货币,就是用主权国家的信用抵押。当然这也包括欧盟的欧元这样的体系。
比特币作为一种数字货币,只要有足够多的人信任它,愿意使用它,它就可以成为一种货币存在。信用来自哪里?一是技术保障,数量固定,没有人可控制,安全性好。
至于比特币到底值多少钱,取决于需求量。或者理解为供求关系,因为比特币的总量是固定的,随意意味着供给不变,那就看需求,货币可以用作交易,也可以用作储备,用比特币交易,和储备的量越大,那就是需求量大,比特币的相对价格就会提高。
现在道理就是这样,交易的人越多,需求越多,价格越高。
对于投资者,由于比特币剧烈的价格波动,其投资风险还是较大的。现在的风险是,实际的商品交易额并不大,储备货币暂时也无从谈起。简单说,在商品市场,比特币的应用并不多。但是在货币市场,流通量却很大。
类比一下去年到今年的美元,去年下半年,大家一致看好美国经济复苏,纷纷买入美元,美元上涨,但是,今年美国经济虽然也不错,但人们的预期却不如去年,所以美元就跌下来的。但是这个波动基本就在几个百分点之间。
再看看比特币,一年涨3倍,也可以一年跌3倍。而且剧烈的涨跌本身对于货币的信誉也是一种伤害。比特币自9年前诞生以来,其价格整体已暴涨了500多万倍,假设其涨幅回调到100万倍、甚至10万倍,你很有可能就会血本无归。这并非没有先例,2013年比特币价格全年涨幅曾超过100倍,但是随即迎来了2014年超过70%的暴跌。
有市场就有炒作,有炒作就有泡沫,有泡沫就有风险,这是金融市场的常识,并不局限于某一类别的投资品。也就是说,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可能会有泡沫,股票等金融资产可能会有泡沫,房产等不动产也可能会有泡沫,甚至生姜、大蒜等农产品也曾一度泡沫巨大。
泡沫本身并不可怕,它是自由市场的正常现象,问题关键在于:其一,泡沫有多大,是处于可控范围、还是濒临失控边缘,会不会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其二,隐藏于泡沫背后的市场需求,是不是真实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