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说这是最好的语文课,也是有原因的。识字教育历来学生、老师、家长都头疼,枯燥、乏味、容易忘。有些语文老师说这节目可以当成课件用,没废话,学习效率比课堂上还高,还生动搞笑,学生也爱看。我见过最小的观众只有五岁,大字不识一个,全程跟着笑,也不知道他喜欢的是什么。每课学新的生词50个,十二期下来就是600多个。这要是英语考级,差六百单词就差出两级了。如果一个孩子在暑假上了这些课,另一个孩子没上,开学就看到差距了。
记者:其实不仅《汉字风云会》,文化节目都面临与娱乐节目竞争的问题,很需要扩大传播,如何拓展节目的传播力呢?
关正文:我们制作了大量《考你个字》的短视频用于网上流传。年轻人互相发互相谑,击中的全是常用易错的软肋。谁收到这样的短视频都会觉得被调侃了,试试看还真刺激,然后就会发给别人。能不能带火节目流量不好说,好玩是真的。玩什么都是玩,这个趣味不低,刺激强度不低,还能学点什么,就更好玩。
文化节目不缺题材
记者:您认为文化综艺是否将在未来国民文化教育方面上担起一部分责任呢?
关正文:文化教育这件事并不乐观。首先,很多有文化的人现在不看电视,不看网综,特别是有孩子的家庭,觉得没文化,浪费时间,这是一个事实。所以电视别老想着教育别人,先得想想怎么让自己有文化。第二,传统文化是异常复杂的系统,清代中晚期的国学具有极大的压抑性,最终导致了国家民族的悲剧,所以才有新文化运动,才有五四。百年之后,中国重新站起来了,这时候说对接传统,不该直接对接清中晚期的传统吧。我们需要的是能跨越时间空间、作用当下、可以和人类所有文明成果比肩地活着的传统,这就需要有大师来梳理,电视人不可能完成这个使命。电视人只能是翻译,把优质的资源翻译成大众喜闻乐见的视听产品。电视人要是把自己当成专家,一定是太自恋了。
记者: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汉字风云会》,您觉得汉字还有多少市场可以挖掘?
关正文:汉字节目的持续,不是因为市场空间还有存量,而是因为汉字本身的重要性。仅就汉字而言,常用字、常用词的数量的确都是有限的。这跟几十年来我们的文化政策有关系。1949年以后,新中国大力扫除文盲,让劳动者识字,也提倡撰述者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工作,以便让刚刚识字的人也能看懂。这是特定历史阶段的需求。加上几十年来不断强化规范,实际上我们现在常用汉字的数量、常用词汇的数量都是不断窄化的,这并不符合今天的文化现实。现在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讲,早就脱离了文盲阶段,普遍享受了中等教育,大学普及率也是历史新高,加上互联网对语言生命的激活,汉语处在重新焕发生命的节点。这时候,增加常用字量,拓展词汇增加更微妙、准确、生动的表意能力,就是必然的。这还不光是语言问题,还是思想能力的问题。咱不是要成创新社会吗?没有强大的思考能力肯定是没戏的,而所有思考都是靠语言支撑的。贫乏的语言是产生不了丰富的思想的。
记者:《汉字风云会》还会有第二季吗?未来还有哪些在文化节目方面的计划呢?
关正文:最近好几位朋友问我,文化节目就这么几个题材、几种样式,还能创新吗?我说,谁说文化节目就题材少了?人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动物,题材太多了。现在看着少,是因为跟风的多、重复的多、山寨的多。文化节目最大的挑战是启动新题材。凑巧了,我们每次启动的,都是别人没动过的题材,比如汉字、成语、信件。每次新的资源启动,都会从零开始,因为谁都没有经验,谁也不知道你要干什么。这个过程走过来,就会特别辛苦,如果运气好,也特别高兴。
接下来我们要做读书节目。一定要做。大家都在说读书重要,但是现在公共平台上没有一档有影响的读书节目,这成了我们的心病,成了很长时间的梦想。这个节目会有很多困难,不然早就有人抢着做了。我们有了一个方案,在腾讯再次获得极高的评价。跟开心麻花合作的,现在正在准备,争取早日拿出节目来,到时候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有位智者一听到我的这个想法,就问了我一个问题:这件事从未做成,凭什么你能成?我说,我也不知道,但我运气好。J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