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机关指出,这些犯罪嫌疑人常常编造家庭经济困难、想外出找工作、与你见面、制作虚假车票、乘车途中损坏他人电脑、突发疾病需要治疗、亲人生病或者死亡等谎言,并由其他成员配合冒充相应的列车员、医生、亲人等角色与被害人通话,获取被害人的信任,以此不断骗取财物。
上述骗术在重庆男子郭某江身上也屡试不爽,骗他的是韩某华假扮的女性陈艳琴,两人通过一个月的微信聊天建立了恋爱关系。从2016年11月10日开始,韩某华就以阑尾炎做手术、买药、租房、还债、去机场准备见面时撞了奥迪等借口骗了郭某江1.5万元,直到最后郭某江说自己真的没钱了,“她就要跟我分手,把我的微信拉黑了,电话也不接了,我才意识到被骗了”。
重庆警方根据郭某江的报案顺藤摸瓜,在去年12月24日,将17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并一举破获70人的传销诈骗团伙。
本报记者 钱也 实习生 谭永红
■提醒
征婚对象找你借钱
小心是个坑
昨日,渝北区检察院两江新区检察室就当日庭审的传销组织成员进行婚骗案表示,当前婚恋诈骗类犯罪呈现“三个新动向”,亟需引起高度重视。
区别于传统的婚恋诈骗,当下出现了专门的以婚恋为名实施诈骗的犯罪组织,通过冒充年轻女性、以婚恋为名,在互联网上寻找诈骗对象,然后再虚构各种事实,相互配合,骗取被害人钱财。
其次,网络化趋势更加明显,犯罪分子往往通过婚恋网站、直播平台、QQ、微信等行骗。此外,犯罪嫌疑人具备一定的反侦察意识,加大了犯罪打击、证据固定的难度。
检察机关建议,公民在网络相亲交友过程中,要保护好个人隐私和财产信息,一旦出现征婚对象借钱时,务必核实对方真实身份,防止落入“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