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前期的理论研究,省法院于2015年向最高法院申报了关于以审判为中心的重点研究课题并获批准,随后便组织全省三级法院的十多名优秀法官边研究边实践。在取得一系列成果后,2016年9月,省法院确定在我省太原市迎泽区法院、晋中中院等35家法院对刑事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完善、刑事庭审证据调查制度完善、庭前会议程序完善、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完善等项目进行试点性质的探索,标志着改革实践在山西正式展开。
由点及面全面推进诉讼制度改革
大事记:时间:2017年4月以来。事件:庭审实质化改革试点12个重点项目先后转入实践阶段。范围:全省45家法院。
时间:2017年8月。事件:《“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系列文件》内容:条文规范总计420条,字数近8万字,包含了刑事诉讼尤其是审判阶段大部分重要环节和程序的细化和规范。目的:使侦查、起诉和辩护等环节和涉及的机关都相互关联,既符合改革顶层设计要求,又方便基层操作。
为尽快落实推进改革,省法院将改革工作确定为今年三项重点工作之一。而庭审实质化改革作为改革的核心和必然要求,省法院决定在全省45家法院,分12个项目开展庭审实质化改革试点工作,由点及面,全面推进诉讼制度改革。
今年4月以来,12项重点项目先后转入实践阶段,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初显。太原中院作为被最高法院选为全国17个改革试点法院之一,重点在实践排除非法证据、庭前会议和庭审实质化上,初步总结了对最高法院规范性文件的修改意见和新增内容建议,实现了庭前会议应开尽开,关键证人、必要鉴定人应出尽出,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应启尽启,刑事辩护率、当庭宣判率均有较大提升;忻州中院配备遮挡屏、技术变声设备及相对隔离的证人作证室等设备、场所,保障出庭人员安全,有效解除后顾之忧,实现关键证人、必要的鉴定人“应出尽出”;太原市迎泽法院在刑事案件远程审判中,实现“繁简分流、远程审判、庭审直播、文书格式化、当庭宣判、当庭送达”与“院庭长监督管理、判后释明”融为一体的“6+2”简案快速审理机制,从而节约宝贵的司法资源,为实现精审“疑难复杂”案件创造出必要条件。
为固化实践成果,扩大改革成效,省法院采取“边试点、边总结”的工作方法,对庭审实质化改革试点工作以来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汇总归类、逐项研究,并反复征求意见后,今年8月,在省委政法委的支持领导下,起草并商情省检察院、公安厅、司法厅各机关联合出台了十五项既符合改革顶层设计要求,又方便基层操作的《“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系列文件》(以下简称《改革系列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