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记者来到扁鹊庙时,天空下起了濛濛细雨,空山笼罩于薄雾之中,更显静谧悠然。苍绿松柏间,几十位老者身着银装,衣袂飘飘,在微微山雨中齐练八段锦,仿佛穿过悠悠岁月,在时光尽头舞动轻盈。
“我非常喜欢这里的幽静与平和,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味道。”来自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阿诺里娜·洛佩兹对本报记者表示,遥远的东方文化无比深厚,这里的美景让人着迷。说完,她举起相机拍下庙祠碑刻,将这久远的文字记忆一一定格。
据说长久以来,神头村学医者众多,即便没有血缘关系,他们也都自认为是扁鹊的后人。悬壶济世,医者仁心,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已将其精神内化于人们的心间,万物滋养,生生不息。
太行山水哺育,邢襄人杰地灵。千百年来,魏征、宋璟、刘秉忠、郭守敬等名臣圣哲、科学家辈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与高僧鸿儒论道,与元代五杰对饮,景仰这些彪炳史册的“闪闪明珠”。
穿过邢台的街头巷陌,不时可以看到城市名片标识“守敬故里,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元代的“科学巨人”郭守敬,在天文、水利、数学、测绘及仪器仪表制造等方面成绩卓著,多项发明创造遥遥领先于当时的世界水平。如今,他已成为邢襄儿女的骄傲,也为世界所景仰。
1970年,国际天文学组织将月球背面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山”;1977年,又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郭守敬星”。数百年来,崇尚科学、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郭守敬精神”,成为邢台文化独具魅力的重要元素。
说到郭守敬,不能不提紫金山。在紫金山五杰广场,邢台县委书记李振军介绍,紫金山从八百里太行山脊中段拔地而起,承载着独特厚重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被誉为“中国古代清华大学”的“紫金书院”700多年前建于此山。紫金书院是中国数学、天文、历法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培养出了郭守敬、刘秉忠、张文谦、王恂、张易等一批旷世奇才,史称“邢州学派”、“紫金山五杰”。
游走于古老邢襄大地,有太多的历史遗韵触手可及:建于唐代的清风楼,至今珍藏着诗人王维的山水画石刻;穿越千年的邢窑遗址,展现出白瓷细腻莹润的审美追求;坚固厚重的古城墙,诉说着这座“卧牛城”的千年迷思……
百里太行:
无限风光在险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