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癌症晚期的老大爷,因身体每况愈下情绪焦虑,不配合治疗,医护人员便向社工求助,宫阳阳和部门的小伙伴开始耐心地与老大爷沟通、接触。
起初,性格谨慎的老大爷对社工非常排斥。一次,宫阳阳去病房探望他时,看到一张画稿,便就此与老大爷攀谈起来。得知老大爷爱好绘画后,宫阳阳开始为其提供绘画用具,并在病房里为他创造绘画条件。重拾爱好,老大爷的精神状态逐渐变好,并开始愿意与宫阳阳分享人生感悟。
不久,老大爷安然离世,他的老伴告诉宫阳阳,正是社工们真诚的关怀,让老大爷最后的时光充满色彩。
用生命影响生命
在宫阳阳看来,社工是一份用生命影响生命,真正“高大上”的工作。
她告诉记者,从2015年开始,国家连续3年把社会工作纳入政府报告,借此机会,社工行业也在迅速发展。现在,除了医务社工的社会认知度在不断提高,医院和患者对社工专业性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社工工作涉及的知识领域很广,为了做好服务工作,宫阳阳除了购买大量相关书籍,积极参加行业交流、培训外,还格外重视在实务工作中探索、创新工作方法。5年职业生涯,数百份服务案例记录着她工作的点点滴滴: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增进医患交流、改善家庭成员关系的个案辅导,开展“催眠治疗”“绘画治疗”“音乐治疗”等活动的小组工作,整合社会资源开展的爱心义卖、病房演出、正能量讲堂等特色主题活动……
“想要做好这份工作,除了专业技巧,能与患者‘共情’也极为重要,要让患者知道你能真正体会他的感受,这需要投入更多的感情。”宫阳阳说,医务社工正在更多地介入医患背后的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