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站通过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水资源科学配置与调控技术示范推广,提高了基层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农民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的意识,促进了流域农业生产方式由广种薄收、大水漫灌向以水定地、以水定种、按作物需水要求精量用水,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康绍忠团队的研究进一步促进了学科发展与行业科技进步,提升了我国在水资源高效利用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正因为此,石羊河实验站也成为“人气最旺”的实验站,来自中国农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高校的近百名师生常年在这里进行科学研究。更令人刮目相看的是,一个偏居西北的小小实验站,竟能吸引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典、以色列、西班牙等30多个国家的节水专家学者前来参观考察,并依托实验站技术力量多次举办发展中国家节水技术培训班,向外输出中国的节水技术。
四
“留住每一滴水”的背后是数不清的汗水。
如今,走进石羊河实验站,三层实验楼,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也一应俱全。可在20多年前,这一切都还是“零”。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杜太生,1998年读研究生期间就跟随康绍忠扎根石羊河做科研。他回忆,当时师生们先后在民勤小坝口、武威沙漠公园、民勤薛百农技站和邓马营湖等地开展农业节水试验。没有属于自己的科研用房,更没有自来水,他们就跟当地的村民一起住简陋的小平房,自己拉车取水,自己做饭,睡土炕。
与生活上的艰苦相比,更难熬的是身处异乡的孤独。杜太生说,刚到小坝口实验点时,原来驻扎的师姐交代了试验方案后,由于还有其他室内试验工作就离开了。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杜太生硬是一个人熬了3个多月,把试验“拿下”。
多少个日子里,科研人员从田间取样、测样,回到实验室中一次次分析测定、整理资料;放下仪器和资料,他们又像农民一样满脸灰尘、一身汗水地在荒漠地上摸爬滚打,风雨无阻。
他们的故事在实验站广为流传。2002级研究生佟玲、姚立民、贾宏伟在民勤绿洲做土壤入渗特性空间分布试验,天不亮就出门,有时在沙漠边缘地上冒着五六十度的高温工作,还要用马车拉水;2003级研究生郝治福、吕廷波在邓马营湖为了观测抽水井水位和土壤入渗的动态变化,常常是带着干粮和一壶开水,在沙漠边缘的农田里一跑就是一整天;2005年,在条件最艰苦的民勤薛百乡农技站试验基地,只有一个简易旱厕,老师们尽量不让女同学在那里开展试验,但一位女生侯晓燕就是不服气,克服种种困难,顺利完成了马铃薯膜下滴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