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小船充分发挥作用,苏东科找来《船舶工程》《船舶柴油机》等书籍苦读钻研,在操作时细心观察船舶航速和舵角的关系,将整个“海标1518”各系统性能了如指掌,并通过“管、用、养、修”和经常开展船员技能比赛活动,使船员人人成为行家里手,在起吊、定位和抛设时默契配合,大力提高工作效率。
2010年2月,一艘外籍货轮在白龙珍珠港西北方向2海里附近与“茂韵68”轮船发生意外相撞事故。苏东科接到抛设应急沉船标通知时,船员们正准备吃晚饭。当时“海标1518”刚完成北海港航标的春运巡检,船员都很疲惫。苏东科想,白龙珍珠港是广西重要边贸码头,每日都有大量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大型船舶停靠。沉船刚好在航道拐向码头的关键位置,没有危险标志的话,行船来不及减速或者抱着侥幸心理通过就很容易发生次生事故。于是,他耐心向船员们说明及时抛标的重要性,鼓励船员克服困难,继续战斗。
苏东科带头放下饭碗,立即起航,于次日早晨冒着4级大风和2米多高的风浪,在发生事故的船头和船尾处分别抛设了两座应急危险标,保证了外轮安全进入白龙珍珠港。
类似这样的应急处理,苏东科经历不下50次。如协助广西海洋监测站抛设海洋环境监测标,遇到“丰达”号油轮在钦州港东航道搁浅,处理铁山港2号标被船撞坏、海港4号标被台风刮倒等等事故。每一次在苏东科的带领下,“海标1518”都出色完成应急任务。“海标1518”每一次冲锋赴险,给航行避除了许多风险,也因此被评为“全国工人先锋号”。
2014年,随着北部湾航标大幅增加,“海标1518”无法再胜任繁重的抛设和应急工作,光荣退出航海保障阵营。一艘总吨位达600吨、起吊能力达15吨的“海巡1703”代替了它,苏东科和原“海标1518”船员来到“海巡1703”,继续着他们的“先锋作用”。
10多年来,为航海提供安全保障的北部湾航标人,以“真诚服务、开拓创新、默默奉献”的精神“直挂云帆济沧海”,北海航标处也获得了“全国交通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今天,北部湾海运蓬勃发展,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焕发青春,航标人又以昂扬的姿态迈向新的航程,为广西海运建设更高更亮的航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