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农业经营体系 培育脱贫增收新动能
“全区扶持发展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8家,建立农民合作社353个,培育家庭农场261家、种养大户1092个,培育市级家庭农场8个、省市级农民专合组织10个、新型职业农民1521人次。”据达州市通川区农工委工作人员介绍,通川区通过强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服务,出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奖补办法、冷链物流发展支持办法、现代服务业奖励办法等系列政策,建立健全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同时,始终坚持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不断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强力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投入,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全方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目前,全区实施高标准农田12万余亩,实施农建综合示范区9万亩,农村村道路800余公里,机耕道1000余公里,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41.5%。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三品一标”54个,生态原产地认证4个,打造了“灯影肉牛、通川区大米、巴山脆李、磐石草莓”等特色品牌,建立农村电商网店37个。
在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基础上,还不断培育脱贫增收的新动能。全面开展农业龙头企业帮村行动,不断完善企业与贫困村帮扶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龙头企业“1+N”帮扶贫困村。目前,全区18家省市级龙头企业与26个拟退出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签订帮扶协议33份,捐赠现金20万元,为贫困户提供农业生产资料折合金额达50余万元,吸收贫困户就业200余人,建立产业基地1.2万亩,签订销售合同13份,与贫困户签订收购合同3200余份,带动农户增收近万人。
深化供销合作改革 构建为农服务新格局
产业要发展,资金保障是关键。通川区按照“社员制、封闭性、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的原则,探索成立了通川区绿新资金互助合作社,吸收社员股金200万元,其中政府充实资金30万元,用于贫困户社员补贴。区级主管部门指导互助社完善了内部管理制度和风险防控机制,定期对存贷款业务和产业发展进行指导检查评估,规范资金借贷程序,确保资金运营安全。目前,已发放贷款8笔160万元,有效解决了合作社成员产业发展的融资难题。
为进一步建立涉农项目资金投入、运营、监管、分配“四位一体”有效投入机制,通川区还充分发挥涉农项目资金投入效益,助推脱贫攻坚。据了解,区级主管部门科学制定了实施方案,指导产业业主因地制宜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目前,已整合涉农项目资金120万元入股屈氏金园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用于合作社在贫困村种植养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明确入股资金20%作为合作社社员和贫困农民保底收益分配。
另外,按照“一年夯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工作思路,通川区成立了新型基层服务组织建设、现代为农服务体系建设等8个深化供销社改革推进工作组,科学制定年度新型基层供销社建设实施方案。成立通川区城乡中心供销社,原通川10个乡镇分社加快组建,北部9个乡镇分社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着力构建与农民利益联结更加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加完备、市场化运行更加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全力以赴把供销社打造成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罗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