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心”指推动医院与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联体的建设,形成“1+2+4” 滨江医疗服务圈,全方位满足武昌和平大道沿线市民看病难的问题。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提高诊疗技术和服务水平,武昌医院与北上广30多家医院建起远程医疗服务平台。6月底,医院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在学科建设、医疗质量管理、科研项目、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同时,与武汉科技大学签订共建协议,成为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和武汉科技大学第八临床学院。目前,武昌医院中西医结合疼痛科、中西区结合脑病科、精神科被评为武汉市市级临床重点学科,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被评为武汉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因在公立医院改革中成绩突出,院长刘智明年初作为典型在市里进行交流发言。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武昌医院在改革中敢于尝试,正焕发出勃勃生机。由其构建的“社区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也将为国家分级诊疗制度改革提供新路径、新经验。
118个病种“怎么治”有标准流程
医务部主任郭遂怀介绍,武昌医院创下患者平均住院费全市三级医院中最低记录,首先得益于“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的推广。
所谓临床路径,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起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治疗模式,确保患者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得到正确的诊疗服务。简言之,一名患者入院后,第一天应做哪些检查和治疗,第二天应做哪些项目,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日程表。参照这个日程表,医护人员有条不紊,患者也能够心中有数。
“标准化的流程管理,为挤掉医疗费用中的‘水分’提供了很好的抓手”。郭遂怀介绍,医院针对每个科室排名前十位的病种,严格遵循标准化的流程管理。如今,全院共118个病种纳入临床路径,占到出院病人的31%。
为什么选择各科室排名前十的病种?郭遂怀说,这是因为排名前十的病种涵盖了90%以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抓“前十”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就医负担。
规范医疗服务杜绝“大处方”
年初,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下降到30%以内。
为达到这一目标,武昌医院将“药占比”指标分别下达到各科室,每月排名通报,并与科主任考核严格挂钩,同时对部分价格高、疗效不确切的辅助用药、中成药进行取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