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50”后续上涨动能分析
1.股息率与债市及理财产品等市场收益率对比
“漂亮50”大涨的背后是估值,确切来 说是银行等板块远高于其他市场的股息率吸引了长线资金。2016年工农中建四大行的股息率(按2015年年报分红)均超过5%,同期,3个月Shibor和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均不足3%。相比之下,高股息率的“漂亮50”更具有吸引力,尤其对于追求稳定收益的大资金和长线资金而言。
当前,3个月Shibor和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均较大程度回升,前者超过4%,同期银行理财产品整体收益率(3个月至1年期)由一年前的4%左右回升至4.6%—4.7%。工农中建四大行的股息率(按2016年年报分红)均降至4.2%—4.3%,和三个月期shibor利率接近,远低于银行理财产品整体收益率水平。当前银行或者说“漂亮50”股息率水平不再具有优势,对于长线和大资金的吸引力不大。
图为3个月shibor和10年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走势 (%)
2.打新收益率的大幅下降降低了资金对大金融以及白马股的配置意愿
购买低估值、高股息率的大金融和业绩稳定增长的白马股进行市值打新是2016年比较成功的策略。但是随着今年监管加强,次新股涨幅明显下降,上市后的涨停板数由去年的多数超过10个降至当前的平均五六个水平(且呈下降趋势)。新股申购资金收益率由去年的多数超过0.1%降至当前的0.01%—0.03%(资金收益率=千股收益/千股申购成本)。打新收益率的大幅下降不仅降低了投资者市值配售的动力,还会导致前期市值配售的股票大量被抛售。
3.上下游利润传导不畅,资源股业绩暴涨持续性难持久
图为中国PPI与CPI同比增速走势(%)
今年钢铁、有色和化工等上游原材料业绩的暴涨主要基于国家供给侧改革和环保压力。从国家政策的角度上来看,无论是供给侧改革还是环保压力仍将持续较长时间,利好以上股票。但从PPI和CPI价格走势来看,其剪刀差持续位于高位,上游行业价格的暴涨并未传导至中下游行业。中下游行业利润被大幅挤压,尤其是中下游制造业,并进一步降低其产能。这不利于国内宏观政治经济的稳定,故资源股业绩暴涨的持续性难以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