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的一名女游客在地震中不幸遇难,失联阶段,她的丈夫每隔不到一个小时就要向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电话询问。当四川省旅游执法总队的工作人员米海华最终向其确认遇难信息的时候,电话彼端的丈夫泣不成声。
米海华在深夜有感而发,将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书写在四川省旅发委的工作群内,引发了大家的安慰和勉励……
无处不在的、无形的牵挂,就是有形的力量,支撑着工作组不顾安危长途奔袭,支撑着四川省旅发委的干部职工熬更守夜连续作战,支撑着各个救援点的旅游人成为游客们的心灵依靠。
安全回家,既需要勇气,也需要一份牵挂。
有一种财富叫困难
“我还有6%了,快给我用一下!”大家争抢的,是充电宝。
由属临危受命,国家旅游局工作组出发时有些仓促,很多东西不及准备。为了确保与外界的联系,从成都连夜前往平武的路上,一个充电宝4、5个人轮流用。
在平武,摸查完毕游客的疏散情况、写完工作报告时已是凌晨4点,工作组两个多小时后又将出发;因为没带换洗衣物,一天下来,虽然大家都是满身汗味儿,特别想洗澡, 但一是没有时间,二是天热,洗了也没意义……
“我们遇到的这些困难不算什么,四川的干部职工和从业人员应对地震遇到的才是真困难。”李世宏说,“多难兴邦。此时的困难必将转化为未来的财富。”
的确,大难中的人们,会有苦痛,但苦痛有时会让人愈发坚强。
在通往震中的路上,一块数吨重的巨石挡住了道路,阿坝州旅发委的7名干部职工合力将它推到了路旁;为了及时疏散天堂洲际大酒店的被困游客,工作人员不惜在余震中徒步15公里;震中百姓没有选择第一时间逃离,而是为游客们送来了干粮和棉被……
地震发生时,导游员何敏正在酒店电梯里,这时突然停电,电梯停止运行,轿厢内一片漆黑,不巧的是手机也没电了。不明情况的她吓得一边使劲拍打电梯,一边大声呼救,但却没人响应。绝望中,不知哪里来的勇气,她竟徒手掰开电梯门成功逃出。
“这次经历太不寻常,必将在我的从业生涯里写下厚重的一笔。” 事后何敏说。
米海华已不是第一次面对突发事件,也不是第一次通宵值守,但却是第一次直面罹难者家属。擦干眼泪后,他仍坚守岗位,一颗心已变得更加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