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两口之家变成了三口之家。夫妻俩经常连周末也需要加班,所以两人每天晚上都会尽量空出时间,全心全意地陪伴女儿。
当邓杨端通过微信朋友圈了解到“时代肖像”活动后,她便决定以影像的方式记录当下这一刻。拍照当天,在肖全的建议下,夫妻俩欣然同意“变身”。
傍晚时分,结束一天工作的邓杨端和王业强再次站在了肖全的镜头前。
夫妻俩十分有默契地将双手放于身前,穿着律师袍的王业强稍显拘谨,换上法袍的邓杨端则一改工作时的严肃,表情里多了一丝调皮的神色。
学生军后代追忆父辈革命史
62岁的潘晓春梳起久违的麻花辫,与妹妹潘迎一起换上胸前印有“广西学生军”字样的服装,她们双手叉腰,挺直腰杆,一脸自豪。
在轻松的拍摄氛围中,潘晓春向肖全说起了父亲潘古的故事。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末期和抗日战争初期,广西当局于1936年、1937年、1938年,组建了三届广西学生军,随军做宣传动员群众工作。当时年仅13岁的潘古是他们当中年纪最小的一员。
在抗日战争中,广西学生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广西的革命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不少青年学生由此走上为民族争自由、为人民求解放的革命道路。
多年后,战争的硝烟已消散,但学生军坚强的意志、大无畏的勇敢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已深深印刻在潘古的血液之中。
自幼年记事时起,潘晓春和潘迎就时常听父亲说起当年的抗战历史。1986年,青秀山帽子岭立起了广西学生军抗日烈士纪念碑,此后的每一年,潘古总会带着全家人来到这里,缅怀曾经并肩而战的伙伴。
2012年8月,潘古病危住进重症病房,急需输血治疗。一位获知此事的抗战老兵志愿者随即在网上发布求助信息,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许多志愿者纷纷赶往南宁中心血站,挽起衣袖献出热血。
离别时刻还是到来了。为了继承父亲的遗愿,潘晓春筹建了由广西学生军后代组成的铁群艺术团,以嘹亮的歌声唱响父辈们的故事。
今年7月下旬,抗战剧《学生兵》在南宁举行大型首播见面会,铁群艺术团表演了那首父辈口耳相传的《广西学生军军歌》:“我们是广西青年学生军,我们是铁打的一群,在伟大的时代里担负起了伟大的使命……”
双胞胎妈妈要用相机记录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