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问题先学法,制定政策遵循法,解决问题依照法,已逐渐成为广大领导干部的一种思维模式,‘言必合法,行必守法’正在成为自觉行动。”安徽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立全说,法治宣传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真正把法治宣传教育变成服务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过程。
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一系列文件,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向纵深推进:2012年,纳入省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2013年,安徽省委、省政府“两办”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法治安徽建设的意见》的通知;2014年,实行重点普法目录管理,制定《法治安徽建设纲要(2011-2015年)》。
“安徽已基本建成法治安徽建设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制度体系、考评体系、指导体系‘三大体系’,推动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实现发展动力、载体创新、基础保障等全面转型升级。”安徽省司法厅厅长洪禹候说,在法治宣传教育纳入省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带动下,全省各市县已全部将法治建设、法治宣传教育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和机关效能考核,实现了法治宣传教育由“软任务”向“硬指标”的转变。
法治改变生活。这是广大群众最直接的感受。人们最关注的公平正义正在“阳光执法”“阳光司法”检视下,以最大公约数接近期待。安徽各级政法机关通过扎紧制度篱笆,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执法司法权力运行体系,大力推进执法司法公开,让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法治底色越擦越来亮。
零距离提供“一条龙”服务管理,政务服务和社会治理窗口建到百姓家门口,让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法治建设实惠
朱道全是安徽省芜湖市白马街道新山村居民,他到公共服务中心提交办理户籍分户相关材料后,仅仅3天时间户籍分户就办妥了。他感慨地说,以前办一个分户,需要跑村委会、跑街道、跑派出所,前后忙活1个多月才办完。现在,只需要跑一个点就能办好,既省事又省心。
朱道全是通过芜湖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为民办事“一站通”办理的业务。这个“一站通”平台,将政府各职能部门所有与居民相关的行政审批和非行政审批办理事项整合到平台上,实行“多点受理,受办分离,综合接件,后台审批,一站办结,电子监察,全城通办,全年无休”。
“群众进一个门、在一个窗口就可以办结审批、服务事项,享受到真正的面对面、键对键的‘一站式’服务。”芜湖市委书记高登榜说,芜湖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社会治理新模式,就是围绕公民生命周期服务管理主线,把公民由生到逝各阶段的服务需求,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责任和职能相对应,形成居民生活全方位服务体系、生命周期终身服务体系和社会治理全程服务体系三大体系,通过信息共享的社会治理综合信息系统,为群众提供便捷、精细化的服务管理。
目前,芜湖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社会治理新模式已在安徽省推广,并将于2016年底实现全覆盖。
民生为先,建设为民、惠民、利民、安民的法治安徽是安徽法治建设的重要主题。今年,安徽省在深入推进平安建设中,把推进基层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站)建设作为夯实基层基础、深化平安安徽建设的重要载体,围绕更好地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大力整合各类为民服务和社会管理资源,以“两个中心”和“两个工作站”为架构,以“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次性办结”为方向,实行全过程服务和全过程代理,统一协调处理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
安徽政法机关的惠民、利民、安民举措,与安徽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开展的“法制惠民”工程,形成相互补充的服务民生法治惠民体系,构成了法治惠民全景图,正让人民群众享受着实实在在的法治建设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