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基本消失了。随着社会发展,原本初衷为教育、福利及融入的公共夏令营日渐萧条。20世纪60年代,法国公共夏令营的注册人数高达400万人,到2007年下跌到100万人。在2016年,仅有80万名孩子参加公办的夏令营。
与此对应的则是私营夏令营的蓬勃发展。私营夏令营品种丰富、类型多元,有很多档次,还有不同的主题。除了普通的运动、自然、科学、艺术等,为了吸引顾客,商家更是推出各式具有贵族化特点的新活动,如马术、乐团、潜水、天文等。法国夏令营费用一般每周为400~600欧元,私营式最贵可达2000欧元,普通家庭难以承受。法媒评论认为,专业化夏令营在法国的出现,客观上把不同社会阶层的孩子们分开,导致社会分裂,底层及中产阶级的孩子被排斥在外,影响了社会多元化进程。
优生差生忙补课
相对于国内学生大都参加名目繁多的各类补习班,法国人对于孩子在假期“补课”更为“有的放矢”。在假期中“补课”的学生,往往是高考冲刺阶段的高中生,或是临近毕业需要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大学生。
对高中生而言,参加各类补习班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提优、补差”。其中,一类学生有望冲刺各类名校,家长会毫不犹豫地请私人老师为其进行辅导;另一类学生则是成绩过差,很有可能连普通的公立大学都无法考入。对于进入普通大学没有太大困难的中游学生,父母一般也不会要求其一定要在假期“补课”。
对即将毕业,需要完成各类毕业课题的大学生而言,“补课”更多是一种自主行为。在法国高等教育中,除了通过每年各科目的考试外,毕业论文答辩往往是本科、硕士或博士阶段最重要的一项检测,让大学生们“如临大敌”,而法国各个城市遍布的公共图书馆成为大学生们进行暑期“补课”的最佳选择。
为了满足学生在暑假继续学习的愿望,一些大学推出了“夏季大学”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研讨会或兴趣班。项目的课程内容从最初的文化类课程向企业管理、公共卫生、城市规划等更多学科课程扩展。学生参加“夏季大学”,不但在专业领域得以继续深造,还可以进行跨学科学习,提高综合能力。
打工赚钱贴补生活
根据调查显示,租房、吃饭、文化娱乐和聚会这几项,是法国年轻人的最重要开支。对于高中生和大学生而言,暑期打工,自己不仅能提前接触社会,更能够让生活不再捉襟见肘,因而吸引了不少人放弃部分假期。不少年轻人在假期前就做好了各类出游计划,然后先努力打工赚钱,再和朋友或同伴一起度假放松。
对于已经半独立的大学生,租房、伙食等费用也是日常生活中无法绕开的重要开支。尤其是在巴黎这样的大城市,过高的消费让不少人难以承受,很多大学生不得不通过暑期打工来贴补平日生活。调查数据显示,法国大学生已经成为欧洲暑期工签约率最高的群体,比例超过了50%,而邻国意大利只有15%。
(本报巴黎8月10日电 本报驻巴黎记者 黄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