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古代没有设置过“河长”一职,但近千年来,行政长官担任或兼任“河长”职责的并不鲜见,其中的于成龙和陈琮还堪称优秀“河长”。历史上有两位叫于成龙的名人,一位是清康熙年间担任两江总督、被誉为一代廉吏的于成龙,另一位即是负责浑河疏治、巡查的“河长”于成龙。
明代及清初,永定河称浑河,水患严重,河水平均三年泛滥一次。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二月,浑河泛涨,康熙皇帝于二月二十五日命于成龙全权负责治理。于成龙,奉天府盖平县(今辽宁省盖州市)人。他首先沿浑河实地查勘,反复权衡后,决定在加固石景山、卢沟桥段旧堤的基础上,对卢沟桥以下河段进行大规模治理,既筑河堤又浚河床,治水的同时注意治沙,并注重上、中、下游全程治理,改变以往只是局部治河的办法。他还全方位监督工程进度,严防治河中偷工减料的“豆腐渣工程”。仅用了三个月就疏浚河道145里,筑南北堤180余里。据传他除了派手下到工地上督查外,还每十日亲自巡视河道一次。浑河治理后,他奏请将霸州等处开挖的新河命名为“永定河”。康熙皇帝斟酌再三,最终将整个浑河干流赐名为“永定河”,并题额建碑,“永定河”之名由此诞生。
雍正四年(1726年),清廷设置永定河道台衙门,具体负责永定河流域的管理。至嘉庆十五年(1810年)的80余年间,有陈琮等46人次出任永定河“道台”一职。陈琮,今四川南部县(今属南充市)玉镇人。他出任永定河道台后,仔细考察了永定河的情况,在掌握了详实资料后,提出了许多治理永定河的具体意见,在乾隆皇帝到天津巡幸途中召见他时,见到他精心绘制的“永定河全图”非常赞赏。陈琮还多方收集有关永定河的资料,包括历史上的水患、河道变迁、历代治理情况及经验教训等,编撰成第一部《永定河志》。自任永定河道台后,陈琮为永定河的治理与管护呕心沥血,58岁病逝于任上。
清代永定河管护实施“三汛四防二守”之法
《清实录嘉庆朝实录》记载:
“不论是否汛期,均需督率兵夫,巡逻堤岸”
历史上京城河道的管理,除了建立专门的机构和设置官职之外,还有较为系统的“堤防修守”制度。仅永定河的管护清代就制定了“三汛”、“四防”、“二守”。其中的“四防二守之法”原为明朝治河专家、工部尚书兼右都御史潘季驯在治理黄河时总结出来的,清代借鉴到永定河的治理与管护上。
《清实录嘉庆朝实录》记载: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为慎重河防规定:“不论是否汛期,均需督率兵夫,巡逻堤岸,如有擅离汛署者,指名严参。以重职守,其河营兵丁例有定额,平日应责令学习桩埽并填补沟窝、堆土植柳等事。”所谓“三汛”即凌汛、麦汛和伏汛。春季气温升高,河水融化,凌汛使冰块漂浮水面,随水而下,推壅撞击堤岸,易出险情;麦汛、伏秋大汛则出现在多雨季节,河道水涨,容易出现严重的汛情,更要严防死守;“四防”即昼防、夜防、风防、雨防,因为这四个时段是汛情多发之时;“二守”即官守和民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