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商业之都的广州,亦是一个“文化之都”。作为广州文化名片的书香节,将各类与图书、阅读息息相关的文化活动和展区设计进行集纳,让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不仅增添了展馆文化韵味,也优化了阅读消费品类,满足读者的多元需求。
阅读拓展了生活边界,书香节凝聚着爱书人的一片初心。当“不打烊”、“深夜故事”等书店文化特色也融入到书香节之中时,人们能够感受到南国书香节更多的人文情怀和美好愿景——让一座城市在深夜为读者点亮一盏灯火,让更多人静下心来感受书香的魅力。
新尝试
邀大众当专业文学奖项评委
2017南国书香节最受关注的活动,莫过于第六届“花城文学奖”颁奖礼了。
今年,由花城出版社旗下《花城》杂志创办的“花城文学奖”在中断25年之后,重新启动了第六届的评奖工作。这个承载着广东文学界关注与期待的盛典,也将于今天在阵阵书香中拉开帷幕。
一直以来,“花城文学奖”旨在推动广东文学繁荣与发展,力求彰显广东乃至当代中国文学创作的最新成就和最新风貌。“虽然文学现在表面上不如以前那么热闹了,但是这些年轻的写作者仍然愿意坚持严肃文学的创作,非常不容易。”作为今年南国书香节邀请的重量级名家,作家王蒙显然有太多故事可以说。
2013年,王蒙创作的70万字长篇小说《这边风景》在尘封了近40年后由《花城》杂志首发,两年后,这部小说获得了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王蒙本人至今还保留着“花城文学奖”的奖状和奖杯。可见“花城文学奖”在他心中的分量。
当年,《这边风景》以作家对生活本身的热力和地气纠正了人们对文学的狭隘理解,生动地展现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图景。可以说,活力和激情曾使王蒙引领青春叙事与东方意识流的写作风潮,也让今年已经82岁高龄的王蒙笔耕不辍,将其对孟子的理解和社会的观察写成新书——《得民心得天下:王蒙说〈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