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一把把王景春从窗台上拉下来,推到前面说:“他能演!”王景春也不怯场,走到门外,着急地冲进来说老师你们家着火了,拉着老师就往外跑。朗辰后来跟王景春说,他当时真以为自己家着火了呢。
坐了三天硬座因超龄差点错过上戏
结识朗辰后,对方一直鼓励王景春去报考专业的艺术院校。“跟着朗辰导演学了两三年后,我才有信心去考。当时我还在百货大厦工作,都没敢辞职,请假去的。”这个决定曾遭到家里人的反对,“我姥爷觉得不能放弃稳定的工作,说这是瞎胡闹。”
但王景春还是一口气把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都考了个遍,在北电三试的时候,还遇到了同为考生的余男,一起演了小品。回忆起考试的那段日子,他说,“我坐了三天三夜的硬座,从新疆到了济南。到了之后,拿公共电话给家里报了平安,旁边正好有一个上戏的老师也在打电话。第二天,我去报名,老师不收,因为我超了半岁,我就求老师给个机会。刚好遇到头一天一起打电话的老师,他和负责报名的老师说,前一天看见我灰头土脸的在那儿打电话。”
就这样,王景春勉强报上了名。也因为超龄,第一批录取时并没有他,“我想,完了,肯定是没考上。”结果,学校以特招的形式留下了王景春。进入上戏后,王景春的专业课成绩一直很突出,拿过各种奖学金。“大二下半学期,《闯上海》剧组来学校选演员,导演是江澄,虽然看中我了,但他觉得我还是个学生,有点担心,这事就没成。到了我大三,他拍谢晋导演公司投资的一部电视剧《生死之门》,主演是潘虹,觉得我正合适。”就这样,王景春开启了自己的演艺之路。
从入行第一天起就开始想获奖感言
毕业之后,王景春被分到了上影厂,“成了一名职业的电影演员。”在他看来,在上海拍电影就像大家每天去上班的感觉,几乎能看到自己的未来。“毕竟这个行业的机会更多还是在北京,正好那时接了部戏,在北京拍,我演男一,拍完那部戏,我就决定留在北京了。”
那年他31岁,开始了北漂生活,这也被王景春看做事业的一个转折点。“我从来没有和媒体讲过这段北漂的经历。说来也算正常,一年搬几次家,需要不断去说服别人认可自己,这都是一个必经的过程。”2010年,王景春凭借电影《疯狂的玫瑰》获得第十届电视电影百合奖优秀男演员奖,也正是这次获奖,促使他开始接演了更多的电影作品。这其中就包括2011年,张艺谋执导的电影《金陵十三钗》。
2013年,王景春主演电影《警察日记》,凭借这部由真人真事改编的影片,他拿下了第2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做演员的都希望有奖杯来证明自己,我也是。应该说,从入行第一天起,我就开始想获奖感言了。”
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坤玉 艺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