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决定出演贺龙之后,都做了哪些准备?
王景春:此前,我对贺龙的印象基本来自于两部电影。一部是老版《南昌起义》,另一部则是小时候看的《元帅之死》。这次拍摄前,我又看了贺龙的自传以及他警卫员写的《贺龙传》。对我影响比较大的还是他的自传,书中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还是一个幽默和健谈的人。
递交入党申请书时自己都激动
新京报:觉得最过瘾的是哪场戏?
王景春:有两场戏我自己很喜欢。我一直很佩服贺龙对信念的坚持,他19岁闹革命,南昌起义时31岁。参加起义前,反革命军用官位、大洋,还有汉阳兵工厂收买他,但是他都放弃了。所以拍那场戏时,虽然没台词,但我在内心里和他一起经历了那个过程。还有一场,就是贺龙把入党申请书交给周恩来,那场戏演完后,我身上是麻的。
拍战争戏,跑一圈全身湿透
新京报:电影中战争戏份很多,还有大量正面特写,所以都是亲自上阵的吗?
王景春:是的,跑炸点什么的都是演员们亲自上。拍战争场面那几天,正好是8月底,北京巨热,还好都是夜戏,但也都30℃以上,跑一趟下来,全身都湿透了,中间休息的时候演员都要换一次衣服。刘伟强导演拍戏特别快,原来想着要熬大夜的,拍着拍着他说“好,收工了”,从天一黑开始拍,到夜里1点就收工了。节奏紧凑,根本没有喘息的时间。
中专毕业后在百货大厦卖了三年童鞋
用王景春自己的话说:“曾经的文艺少年如今长成了文艺青年。我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演小品,第一次上电视是小学五年级,演了个小品。”但是,彼时的他离真正的演艺圈很远。
19岁那年,王景春中专毕业,服从分配被安排到新疆百货大厦工作了三年,起初是在工会负责宣传,“但我觉得男孩子还是要去搞业务。”为此,他调到了鞋帽部卖童鞋。“每天对着那些买鞋的家长,我就想,我未来的人生就是这样吗?”那段时间,王景春认识了他演艺事业的“领路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导演朗辰。虽然一直在站柜台,但王景春有空就会和朋友一起去看艺术团排练。“那天刚好参加完一个婚礼,喝了点酒,婚礼结束后,我们去看人家排练。正赶上朗辰导演在帮艺术团挑演员演小品。他出了一个命题小品:从门外进来,然后对老师说,你们家着火了。因为剧团里大部分都是舞蹈演员,表演起来感情都不太对。我念叨着,这多简单一事啊。我朋友就说,简单你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