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店购物依然存在,整治工作处于胶着状态
彩云之南因其独特的自然资源,成为不少海内外游客的旅游目的地之一。目前正值暑期,也是云南旅游的最旺季。
上海游客小馨在7月下旬和家人报团参加了2500元/人的昆明-大理-丽江六天五晚游。而整个行程,让小馨有些失望,“基本上每天都有半天的时间花在购物上面,虽然没有强迫消费,但是可以看出来导游还是希望游客能多买东西。”
安徽的王女士和浙江的李先生也遇到了和小馨类似的情况,“导游一直在向我们介绍玉石、银器、茶叶。”
“以次充好”“价格虚高”“诱导购物”……初步统计,7月1日至8月6日,先后有35位网友通过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向云南省委书记和省长留言,反映的问题均与旅游购物相关。
实际上,旅游、工商、公安等相关部门在工作中也发现了此类问题。余繁在8月1日的会上说,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还处于胶着状态。
主要表现在,一些问题由显性转为隐性,旅行社借游览景区、用餐、停车休息或参观特色民俗等名义,安排游客购物现象依然存在;部分购物企业披着“景区店”“餐厅店”“文化体验店”等看似“合法的外衣”,与旅行社相互串通,变相接待或组织团队游客进店购物;一些州市对贯彻22条措施的认识还未完全到位,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合力不够,监管手段还需完善和创新,部分地区和领域还存在整治不够到位、查处不够严厉、发现处置问题还不够及时等情况。
部分旅企钻空子,执法部门难取证
上半年,云南省集中力量查办涉旅案件,共查处案件335起,行政处罚罚款406.27万元。其中,旅游部门查处142起,公安部门查处35件,税务部门查处101件,工商部共处26件,交通部门查处17起,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查处5起,法院调处9起。
业内人士透露,在旅游市场整治初期,大部分旅行社和购物店都很守规矩,在利益的驱动下,少部分旅行社和购物店终究熬不住,想方设法钻空子、打擦边球,变相安排游客购物。
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规范管理处处长马云霄介绍,旅行社和购物店现在的违法违规手段越来越隐蔽,有些购物店直接在家里做账。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双方暗中串通,收受或给予回扣、佣金、人头费等,就不能定为涉嫌商业贿赂。这就导致案件取证和查处的难度越来越大。
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任重道远,需多方联动,打好“组合拳”。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关部门一致表示,要进一步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对“不合理低价游”、变相安排购物、强迫自费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露头就打,依法依规、从严从快、顶格处理,绝不姑息,特别是要加大购物店逃税漏税、旅行社和购物店之间的商业贿赂行为查处力度,坚决遏制旅游市场问题反弹、回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