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需求下,以《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为代表,一系列以娱乐方式,强调“军事力量”“抵御外晦”“扬眉吐气”等元素的文艺作品首先在互联网上火爆起来,“星辰大海大国梦”的口号虽然略嫌煽情,但流传之广证明了民众对其价值的认同。随后,《战狼1》中“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将这种情绪渲染得相当直接;《湄公河行动》取材于中国警方“跨国执法”为中国公民伸张正义的真实事迹,对于一个在近代饱尝外国列强“治外法权”屈辱的国家,这个题材自然具有相当微妙的代偿感。
而《战狼2》不仅有撤侨事件的题材卖点,更把目光锁定在中国结交朋友多年的非洲,实在是一步好棋。无论是中国人搞非洲的“财大气粗”“倍儿有面子”,还是“中非一家亲”的场面,都传递出一种符满足观众想象的、有霸气又和蔼的跨国“王道”,与中国观众熟悉的、好莱坞话语下西方的强横倨傲,可谓针尖对麦芒,相当有意味。
在“爱国”会被骂成“爱国贼”的互联网语境下,一个商业片导演敢于触碰爱国主义这个“霉头”,却获得网上众口一词的称赞,这个成绩或许比“30亿票房”更值得吴京自豪。
其实相近的题材,并不是没有人尝试过。而吴京的成功,除了已经被反复分析的刻苦、认真、扎实之外,更核心的一点, 作为影片导演兼主演的吴京,对于这套爱国主义的话语和精神内核,是发自内心地认同、相信的。
《战狼2》在主旋律层面,是“扬国威、扬军威”的一类;而在商业片层面,则是上世纪好莱坞风行一时的“孤胆英雄”类电影,这种“打不死的好汉”“一人军队”的套路,是当时西方世界主导全球的“自信爆棚”催生而来,而随着西方中心主义的退潮而渐显“落伍”,如今已不受学院派电影人的待见。
这些情况,吴京不可能不知道,他是找不到更“时髦”的剧本吗?性格弯弯扭扭的“准英雄”“反英雄”、表现人性复杂与主角阴暗面的剧本,现在连网络剧都知道这么写。无疑,吴京是以一种刻意挑战的姿态,就是要让中国人去担当曾经为西方人专属的、充满自信自豪的“打不死的孤胆英雄”。
在媒体采访中,他毫不掩饰自己的这种创作自觉:
怀揣着这股“不蒸馒头争口气”的心劲儿,满溢的民族自豪感渗透在电影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海军陆战队怎么不来接你啊”的调侃,还是“那他妈是从前”的爆粗金句,如果把这些细节看作是吴京“消费”“撩拨”观众的“小花招”,那未免小人之心,而且至少对于经受过爱国主义教育“大风大浪”的70、80后一代,想要“撩拨”起情绪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无疑,这些话语都是吴京本人发自内心的想法,所以才能与他的表演、与整个电影的气氛浑然一体,突破国人“爱国主义”的阈值,成功调动了观众“更高级的情感”。
想要感动观众,必须先要感动创作者自己。对于主旋律商业片的创作而言,这或许是比“中外”“军事”“虽远必诛”等等“卖点”,更值得学习的秘诀吧。(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文艺九局工作室 马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