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公立医院与市州、县区市级公立医院建立专科联盟和技术联盟,发挥国家级重点专科、省级临床医学中心的作用,帮助提升市州、县区市级公立医院专科重大疾病的救治能力,形成补位发展模式;建立以对口支援为基础的专科和技术联盟,以城市三级公立医院为主体单位,三级公立医院可向县级医院派驻管理团队和专家团队,重点帮扶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
在城市,主要组建区域医疗集团,由三级公立医院或者业务能力较强的医院牵头,联合县区级医院、专业康复机构、护理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构建“1+X”固定模式区域医疗集团。省、市、县级公立医院与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采取托管或签订技术帮扶协议,组建高层次、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医疗集团。医疗集团内部形成资源共享、分工协作、检查互认、处方流动、服务衔接等管理模式。
在县域,主要实施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联合建立一体化管理的医疗共同体,形成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形成“促县帮乡、县乡互动、乡村联动、协调发展”的医疗服务新格局。
大力推进远程医疗协作网,在省人民医院和省妇幼保健院的远程会诊网络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全省统一的远程会诊网络。全省所有二、三级以上医疗机构都要完善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各种医联体内的远程会诊要达到全覆盖。
“这4种医联体模式各有所侧重,定位和功能互为补充。”郭玉芬介绍,由省级医院组建的专科联盟和技术联盟,帮助基层提升专科重大疾病的救治能力,形成补位发展模式;城市医疗集团和县乡村一体化主要通过构建以病人为核心的医疗、康复和护理等一体化的医疗服务,实现医联体内服务的连续性,引导病人合理有序流动;远程医疗协作网重点提升偏远地区和基层医疗服务可及性,改善医疗服务的公平性。此外,各地可在《方案》指导下,因地制宜、探索组建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多种形式的医联体,社会办医疗机构也可自愿加入医联体。
医疗服务同质化
医疗服务同质化是保证群众切实受益、医联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针对此,《方案》对完善医联体内部分工协作机制、人力资源流动、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区域资源共享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医联体内要完善组织管理和协作机制,制定章程,按章办事。建立利益共享和责任分担机制,调动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的积极性,用医保杠杆撬动落实各自功能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