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永远不知道这5%的秘密,对其人生的重要性难以估量:有这5%,对于自己和家人意味着长久的幸福,没有这5%,则意味着还会噩梦重温。
病人更永远不会知道这5%对于医生的重压:面对到底要不要做这5%,医生会在自己的内心掀起什么样的风暴,承受多少巨大的折磨。
这5%可以永远成为只有医生才知道的秘密,但还是有些医生愿意放弃独守这个秘密,尽可能地去为病人解决100%的问题,100%地尽责。“为了这5%,医生自己和医院都要承担巨大的风险,这时候,往往是考验医生良知和技术的时候,对于好医生来说,技术永远服从于良心”。在梁建涛看来,好医生不仅胆大,更需要“艺高”。对这类医生,孙晓飞希望患者多给予信任,相信医生的职业操守。
从我到我们,像夫妻一样共同战胜疾病
孙晓飞发现,目前的医患关系,很多关注者都是感情用事,谈不到点子上。其实根源在解决机制,在各方的人员组成上,存在着问题。现行机制里缺乏中国智慧,比如传统社会里的伦理机制,没能引入。
孙晓飞倡导设置的机制,其实想法很简单,即为医患双方增加社会缓冲带。具体来说,为医院一方,增加医疗管理机构、社会组织,他们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同时,像所有的社会工作者一样,去体会患者的心情,倾听他们,洞察他们,关切他们,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对患者一方,增加父老、乡贤等传统伦理机制。参与商谈的力量多了,制约的因素也就增加进来。
孙晓飞认为,“医患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共同体,我在书里把它列为伦理共同体。”他把最和谐的医患关系比拟为夫妻关系,最好的医患关系不明显区分你我,而是夫妻之间要建设的一个概念——“我们”,共同面对和战胜疾病。医患是处在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同一个敌人就是疾病,并站在中国伦理哲学的角度,将医患之间的伦理关系要逐渐过渡到类似于夫妻这样的伦理关系上。
孙晓飞期待有更多医学院的学生、老师、负责人、医疗管理人员读到这本书,比如医学院或者综合性大学的社会学系,能否辟一些试验区,让一些创新型医患关系在此得以实践,成功的话,将经验向全国推广。不成功的话,也知道症结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