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引领型产业。与新技术、新需求、新载体等联系紧密的、能够聚集体现时代特征新要素的引领型产业发展越多、比重越大,地区经济发展就越快,潜力和后劲也就越充足。这不仅包括新型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也包括利用新技术、运用新载体等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与提升。
四是空间状态。一方面是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主要包括三个因素:开放度,这涉及到是否沿边沿海沿江,还涉及到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便利性,这涉及到硬软基础设施是否健全优质高效;邻避态,这涉及到周边环境是否存在虹吸、挤压、掣肘等不利状况和被辐射、受扩散、给帮扶等有利状况。另一方面是内部空间布局情况,主要包括城市分布状况和基本结构、生产、生活和生态资源分布状况等。
五是城乡统筹水平。城乡协调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并对区域协调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促进作用。总体上说,城乡统筹发展较好的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程度也较高。城乡联动好,则要素配置空间广、效率高,市场拓展也深;区域发展平衡协调,则经济发展也就快速优质。
解决地区发展分化和不平衡问题,要深入分析准确把握当前影响各大区域板块、各省市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举措。
推进地区经济平稳协调发展要特别重视的几个举措
基于当前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在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继续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的基础上,应特别重视采取如下一些举措:
一是加大对重点地区的规划引领和政策支持。由上一级政府部门组织制定涉及本区域的某一地区的发展规划,不仅能使规划基点高、视角宽、含金量足,而且能够超越“行政变频”困境,即克服地区行政首长频繁变换带来的短期行为问题,使一张蓝图贯彻到底。这些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条路径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应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地区特别是困难地区的规划引导,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由上级政府部门主导并会同所在地区联合研究制定相关规划,指导和推进地区发展,并通过规划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二是优化改革试验平台的空间设置。先行先试是优势政策资源,也是领先一步的发展空间。快半步甚至快一步,就能够抢占先机,获得更多利益。国家批准设立的改革试验平台就赋予了先行一步的机遇,应合理配置。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发展重点和实际需要,统筹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开发开放示范区、自主创新实验区等的区域布局,重点向困难地区倾斜。与此同时,试验地区要按照国家的要求和区域实际,突出试验特色,防止一般化发展和同质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