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案生效后,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回应说,美对俄发起全面贸易战,有关俄与美新政府改善关系的希望破灭。
美国分析人士指出,美俄领导人上月初在德国汉堡举行较为友好的首次会晤后,两国关系出现了些许改善迹象,但此轮美俄交锋无疑逆转了这一脆弱的趋势。
马哈菲表示,特朗普以为通过与俄总统普京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就能改善美俄关系,但从恶化的两国关系现状来看,这一问题远非两国领导人建立良好个人关系就能够解决。
皮弗认为,美俄关系现已处于冷战结束以来的低位,双方只有通过“耐心”且“艰难”的外交方式才能将两国关系向好的方向推进。他还表示,此次美对俄制裁和俄方的回应措施虽无助两国关系改善,但也不应过分夸大其破坏性。
挥舞制裁大棒招非议
制裁法案生效前后,另两个受到制裁的国家伊朗和朝鲜也都予以严词回应。朝鲜8月1日谴责美国国会的制裁议案,表示美国对别国的制裁只是其为实现自身利益而采取的“无耻”手段。
伊朗总统鲁哈尼7月26日警告说,伊朗将采取任何必要措施应对美国制裁。
对于美国不断挥舞制裁大棒处理外交挑战的做法,美国一些分析人士也表达了不同看法。
美国外交学会专家罗伯特·卡恩撰文指出,近年来,制裁似乎已成为美国政府针对俄罗斯、伊朗和朝鲜等国采取的“优先措施”,美方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这一手段是否有过度使用之嫌,以及广泛使用制裁措施是否会对全球经济构成长期威胁。
(综合新华社消息)
链接
“通俄门”特别检察官召集大陪审团
据新华社电 美国媒体3日爆料,主持“通俄门”调查的特别检察官罗伯特·米勒已经在华盛顿召集联邦大陪审团。作为检察官的调查工具之一,组成大陪审团意味着米勒可能会在今后几周向其申请传唤一些人并要求查阅相关文件资料。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出庭律师张军解读,如果米勒组成大陪审团的消息属实,可以看作“通俄门”调查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但大陪审团和最终判定嫌疑人是否有罪的陪审团并不一样。大陪审团很多时候充当检察官的一个调查工具,有了大陪审团,检察官可以向它申请查阅相关文件资料并传唤一些人,命令其提供证据、保留证据。
“首先,组成大陪审团,至少表明米勒对调查非常严肃认真、相当谨慎且力求公正,调查行动可以说不算慢;”张军说,“其次,我们不应该自动地解读只要有了大陪审团就一定要起诉什么人,两者之间并不能立刻自动画等号。不过,有了大陪审团,的确可以给检察官的调查提供便利。”
美联社报道,特朗普先前警告,米勒任何试图查阅他财务文件的努力都超出了其特别检察官的职权范围。
视觉中国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