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是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应用协调促进。应在强化原始创新的同时,通过功能性政策和服务体系构建、特别是母子工厂体系建设,促进制造业整体生产效率提升。
七是稳增长政策和调结构政策协同优化。在经济增长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通过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产业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同时通过优先推出、重点推出既有利于保增长又能够促进调结构的产业政策,实现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协调推进。
应注意的几个关键内容
当前,构建产业政策体系的关键在于理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要切实转到增进与扩展市场、弥补市场不足的政策模式上来。其中,有以下几个关键内容需要注意:
一是以完善产业发展市场制度与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为核心的改革政策。加快建设与完善市场法治体系,需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体系及其执行机制,以法治建立起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长效机制,从而加快推进要素市场改革,完善环境保护体制。
二是以完善创新体系为核心的产业技术与创新政策。要加强共性技术机构与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全国性技术转移平台,促进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扩散;构建更加符合中小企业和高科技创业企业的政策和服务体系建设;优化科技资金使用,提高科技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率。
三是以促进公平竞争、培育产业生态为核心的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应促进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以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推动产业组织结构自发演进。要高度重视产业生态培育,引导大企业发展公司创业,通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不同类型孵化器的建设,完善小微企业创新和高技术创业环境,形成不同类型企业、不同规模企业在新兴技术和新兴市场进行多元探索、发展的局面。
四是以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为核心的产业人才政策。人才政策方面,应逐步转向同时关注工程师、高技能工人和一般产业工人通用技能提升的政策导向,重点是构建由企业、技术学校、研究型大学和改革服务机构共同组成的终身学习体系。
五是以鼓励优化环境、差异化竞争为重点的产业区域协调政策。通过地区间的错位发展和多元创新,探索对于培育发展我国先进制造业至关重要的主导技术路线、主导产品设计和主导商业模式。各地应将政策资源倾向于创新体系建设。
六是以审慎干预为特征的产业政策。政策支持可指向一些特定产业或领域的技术研发环节,重点促进通用技术发展与技术融合,并要提高政策制定实施的社会化参与和精细化程度,通过制定、实施和评估各个环节的科学管理来提高产业政策效率。
产业政策体系的调整与完善,还需要产业政策执行与实施机制的调整和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有公开、透明审议过程,还要有政策执行的精准化与落实,从而真正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执笔:史 丹 江飞涛 贺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