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无穷无尽的研发投入,一边是无影无踪的产品订单,卢勇陷入了巨大的煎熬之中。“愁啊!能不愁么。在最艰难的时候,是员工们给了我最大的鼓励,当时公司已经发不出工资,但没有一个人说要离开,每个人都默默地坚守在岗位上。面对这样的员工,我怎能不坚持?”卢勇下定决心,要把这条路走到底。于是,他变卖了自己已经营多年的家具厂,将资金全部投入到了玻璃盖片的研发中。
17年无一质量差错
无论是奔驰宝马,还是苹果手机,这些以产品品质著称的企业都曾发起过召回。再优秀的企业,也很难保证自己产品的合格率能够达到100%。然而,有一家公司,却创下了企业成立17年来产品无一质量差错的纪录,这就是星箭玻璃公司。
17年无一质量差错的背后,是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品质的工匠精神在支撑。“这个小玻璃片看起来很不起眼,但他在太空中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卢勇拿起一片三厘米见方的小玻璃说道:“在太空中,它能保护太阳能电池板免受各种宇宙粒子的撞击,从而保障航天器能源系统的运行。”
从侧面观察这片小玻璃,其厚度甚至比一根头发丝还要细。然而,这么薄的玻璃片却可以弯曲180度而不破损,让人啧啧称奇。
“我们产品的多道工序都是由手工完成的,目前的机器还达不到这个效果。”在玻璃磨制车间,卢勇说:“你看,在化学处理之前,这么薄的玻璃片别说磨制了,就是在你递给我,我递给他的过程中都极易破碎。如果没有工匠精神,做不到严上加严、细上加细,根本就干不了这个活儿。”
一个企业能否立得住,产品说了算。2008年,当时还在车壳子里办公的卢勇就接到通知,自己的公司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列入了合格供应商的名单,这也就意味着长期合作关系的建立。“当时我们一个‘小作坊’,被列入合格名单,真是实现了天方夜谭的事情。”卢勇笑着说。
不久,另一件“天方夜谭”的事情发生了。2010年,星箭玻璃公司成功研发的OSR玻璃基片实现了国产化,在质量稳定的前提下,价格比进口产品降低近10倍。“小作坊”一举打破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使得该航天用产品不再受制于人。卢勇说:“原来,这个产品国家只能进口,对方要价一片330元。我们公司研发成功之后,价格一下就降到了30多元。”
对于卢勇而言,攀登永远没有止境。近年来,星箭人不断研发出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小小玻璃片在他们的手中越来越薄、韧性越来越高、抗辐照性能越来越好,这不仅提高了航天器的性能,也为国家节约了数以亿元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