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丁柳元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四十多天,她绘制了一张很大的表格挂在墙上,分别列出年代及事件。比如1945年,江姐在做什么,国际国内的形势怎样等等。丁柳元笑说自己很笨,她和别的演员不一样的演技“秘芨”就是让自己先回到那个年代,琢磨那个年代的年轻人是怎样的状况和心态,然后再走进人物的心灵。
那段时间,只要有人给她打电话,她就会问,如果你活在60年前,你会是怎样的想法,你会为信仰而付出生命吗?她和朋友通电话时,甚至还想像对方就穿着那个年代的服装。弄得朋友都挺害怕,说丁柳元你魔症了吧。
2009年4月是重庆正要进入酷夏的季节,丁柳元和剧组风尘仆仆来到重庆。当汽车行驶在湿漉漉的山路时,丁柳元仿佛能听到江姐他们走在路上的声音,当她走进魔窟“白公馆”和渣滓洞时,她被深深地震动了。到重庆后,剧组的人发现平日里爱说爱笑的丁柳元变得沉默寡言。丁柳元后来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态,她在4个月的拍摄时间里完完全全地沉浸在六十年前,只有这样,才能听到英雄们的声音,感悟到他们的精神,表演时举手投足才自然贴切。所以,每当拍完一个场景,导演喊“停”的时候,她还是江姐,而不是丁柳元。她在片场沉默寡言的骨子里,更有着一份肃穆。丁柳元说,他们这个剧组在拍摄期间,整个状态都是肃穆的,绝不会一个场景结束后大家就嘻嘻哈哈。肃穆代表着对先烈们的尊重,也是对自己职业道德的尊重。
丁柳元的表演得到了江姐后人的认可,江姐的孙子彭壮壮当初看完片花的时候就激动地说:“丁柳元把我奶奶给演活了。”
体验酷刑——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江姐狱中受刑,是整个片子的重头戏。丁柳元之前就和导演商量过,不要把受刑的场面喧染得太过阴森恐怖,表现平实和真实最好。
丁柳元讲述了拍摄背后的故事,她说,在拍摄现场,她坚持每一个受刑镜头自己都被真实悬空地吊起来,剧组的人好心地在她脚下放了一个凳子,但她吊上去就把凳子蹬了,一天一夜下来,她被绳索勒得脸都肿了,眼珠凸出,手腕上勒出深深的伤痕。拍摄烙铁烙脸的戏时,烧红的烙铁离她的脸只有2厘米,“我能清晰地感觉到那种灼热像舌头一样舔着我的脸。”而当时的丁柳元发高烧近40℃,身体极度虚弱。“当我说出江姐那句著名的‘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但不能告诉你们’时,声音已经非常微弱了。”她说,片中江姐被吊起来时全身发抖,那不是表演,而是身体被吊后出现的真实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