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5年时间实现从4亿美元到20亿美元的增长,听到这一目标,PSI的员工都震惊了。不过,了解到潍柴多次整合全球资源的“丰富经验”后,他们发觉,“这次自己撞大运了”。
2012年,潍柴与世界顶级豪华游艇制造商——意大利法拉帝集团展开战略合作,掌握了全球最优质的游艇产业资源。同年9月份,潍柴与世界首屈一指的工业用叉车制造商和液压技术的全球领先者——德国凯傲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敲定投资凯傲集团及并购林德液压事宜。经过几年的磨合运营,潍柴并购的海外企业全部实现盈利。
如今,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潍柴集团在国际市场就像潍坊的风筝一样越飞越高。2016年9月29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共同见证下,谭旭光与白俄罗斯工业部部长沃夫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备忘录,决定投资5000万美元在白俄罗斯建设年产2万台的发动机制造基地。潍柴集团有关负责人透露,该项目将于近期奠基并开工建设。
目前,潍柴集团已经拥有全球唯一的以动力总成为核心的全系列、全领域动力产品,拥有5家欧美知名企业、5家中外上市公司、8个高端工业品牌,并由此获得了发达国家高端市场的入场券。
创新引路
作为发动机生产企业,潍柴是典型的传统产业。博弈国际市场,底气何来?
“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就是潍柴的底气。”谭旭光告诉记者,近10年来,潍柴投入研发的资金累计达到150多亿元。无论当年经营业绩如何,企业每年研发投入占比从未低于5%。
走国际化道路,潍柴最看重的就是科技和人才。截至目前,潍柴共拥有“千人计划”专家7名,员工们口中的“潍柴科学家”指的就是他们。同时,集团还聘任了8名“青年科学家”,在全球范围内建起了5000多人的研发队伍。
有了强大的专业团队及核心技术,潍柴推进国际化战略当然有底气。同时,国际化又给潍柴带来了更多的技术和人才资源。目前,潍柴已在美国、德国等“五国十地”建立起全球协同研发中心,与110多家上下游企业共同搭建起以潍柴为中心的产业链众创平台和全球协同创新格局。
创新必然带来利润。潍柴上半年业绩高速增长的主打产品WP13、9H、10H等型号发动机,都是公司自主研发的顶尖产品,其国内售价比进口发动机还贵10%。即便如此,客户提货还得排三四天的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