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凭借租借费用和押金,街电可以在半年收回成本,但未来会逐渐考虑免费,来刺激用户的积极性。陈欧指出,当用户体验和心智抓住之后,有无数的盈利机会。
用陈欧的话说,未来街电与聚美还有更多连接的可能性,而通过这种线上与线下的整合,将带来充满活力的新流量。
街电的场景力与聚美的想象力
这个夏天,共享充电宝已是一片“紫海”。陈欧认为,最终的胜利者将是街电。
他并不看好桌面模式。他认为,固定在桌面的充电设备,不仅占用了用户的就餐空间,也占用了商家的翻牌率——如果顾客为了充电延长就餐时间,势必会导致客流和就餐总量减少。
不可移动,是桌面模式的软肋。充电场景被固定在餐厅等场所,难以实现陈欧所说的随时随地。
7月底,曾有媒体来到东直门的餐饮区进行观测。一家显示安放了桌面充电设备的餐厅,餐桌上并没有放置充电宝,顾客提出充电需求,店员才会拿出来,而另一家则将设备放到了收银台。
另有媒体报道,在餐桌使用充电设备,灵活性确实受到影响。有些顾客只能以“葛优躺”这样的姿势,来维持一边充电一遍看手机的习惯。
有分析指出,桌面模式延长了占用餐桌的时间,导致商家不愿进行维护,造成快速丢失和管理困难。而且小柜机模式,实际上在为商家引流,更容易管理。
此外相比于大机柜,小机柜的优势在于灵活。在商场,大机柜的点位可能只有一个或几个,而小机柜则可以深入到每个商铺,与用户的距离更近。
按照陈欧的设想,街电同样可以通过搭架子摞在一起,变身大机柜,以适应机场、高铁等大型场景。
但陈欧认为更决定性的因素,还是用户体验。
一些大型机柜的充电宝并不提供充电线,需要花费10元购买。“我觉得这是反人类的,虽然能赚钱,势必会伤害用户。”陈欧说。
细节决定着产品成败。从大小、颜色以及充电线长度,街电都有自己的考量。
街电的充电宝自带充电线,可以经受10万次的弯折,“我觉得设计得都有点过了。”陈欧解释,这根充电线造价不菲,上面的插头是唯一经过苹果和MFI认证的,造价几十块,插入手机的瞬间,绝不会出现“未经过验证”的提示,进而确保了街电的快充技术。“其他的全是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