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昌玩具是港资加工贸易企业在广东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谈到粤港贸易的主要特点,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有关负责人表示,加工贸易始终是粤港贸易的最大贸易方式。从1978年港商张子弥在东莞虎门镇建立我国第一家加工贸易企业太平手袋厂至今,广东的加工贸易企业从少到多,由弱变强。尤其自香港回归以来,广东大力引进外资与港资,近20年粤港加工贸易年均增长6.5%,进出口规模由1997年1885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6221.9亿元。
不过,加工贸易占内港贸易比重已由20年前的67.4%逐步降至50.7%。越来越多的加工贸易企业像龙昌玩具一样,成功实现了转型升级,由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向高端的研发、服务型企业跃升。比如在加工贸易大市东莞,该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该市5517家加工贸易企业中,36%的企业拥有自主品牌,32%的企业设立了研发机构。其中,许多港资企业表现亮眼。
虽然外商投资企业作为粤港贸易的最大主体,长期以来占据半壁江山,但广东海关的数据显示,民营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差距正逐渐缩小。20年来,民营企业以年均22.9%的较高增速,成为推动粤港贸易的主要力量,进出口从90.1亿元增至4561.8亿元,比重持续由3.2%增至37.2%。
粤港贸易的另一个可喜变化是出口商品结构明显优化。近20年,广东省对港机电产品出口以年均14.3%的速度快速增长,占对港出口比重由30.2%增至77.1%,在对港出口主要商品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期,对港出口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基本保持在1000亿元规模。
粤港两地协同创新趋势形成
只需在手机安装一个App,通过界面选择需要连接的机器人,机器人的状态信息便会显示在手机上,由人进行操控。在近日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上,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基于对控制器核心技术的掌握所研发的这一实验性安卓平台,一亮相便获得业内人士纷纷点赞。
2011年落户于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的李群自动化,由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领衔的运动控制与先进装备技术国际研究团队创办,短短几年便成功开发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工业机器人及配套产品,应用于“珠三角”诸多制造企业。“李群自动化成立那一年正好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起始之年,我还在香港科技大学读李泽湘老师的博士,当时,实验室里的创业氛围非常浓厚,大家都希望自己所学能够有益于国家发展。”李群自动化创始人石金博回忆。
李群自动化的落地生根,是粤港融合发展成效的生动反映。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粤港两地强化技术联合、创新联动,有效拓展了未来经贸合作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