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江苏、上海并没错过这一绿色发展之机,他们都建起了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更多的绿色建筑产业基地还在建设中。
中西部同样没有错过绿色发展之机。如果说30多年前那一轮改革开放他们起跑晚了,那么,在这一轮“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竞赛中,他们是与东部同时起跑了,而且还携着自己特有的山水资源。他们再不肯落后了,不仅把绿色发展作为方向、视为使命,更当成赶超机会。
贵州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增速已连续6年居前三位。发展如此快又稳,生态建设功不可没。在贵州,从上到下,已把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看成是中央赋予贵州的战略任务,是区域使命。
黔东南,尽管用世人的眼光看很穷、缺少重型工业,但党中央指出的发展方向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很富,富有青山绿水这最宝贵的资源,意识到守住这宝贵的资源是自己的责任。于是,坚决关掉了铝业、电解锰等一批高耗能污染企业,改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为资源,一方面引来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医药及健康产业;一方面实施菜果药稻等作物的现代种植、加工与营销。护绿、脱贫、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383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939亿元。
绿富美,是贵州也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共同追求。
存量增量一起追绿
绿色发展指数有3个一级指标: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政府政策支持度。而排在第一位的又是经济增长绿化度。让我们来看看老企业是怎样一点一点提升绿化度——
鲁北化工通过实施技术集成创新,创建了磷铵—硫酸—水泥联产和海水—盐—碱产业链等循环经济产业链。
一滴海水,被来来回回用了八九次之后才刚刚开始其作为资源的生命旅程:首先用来放养贝类、牡蛎、鱼虾等,之后的初级卤水放牧卤虫,变浓的卤水送到纯碱厂、硫酸钾厂、灭火剂厂等提供工艺冷却,吸收了这些厂废热之后的卤水再送到溴素厂吹溴,吹溴后的卤水用于晒盐,晒盐后的苦卤生产硫酸钾等产品……最终,这滴海水全部转化为原料。
化工、冶金等是不可或缺的基础产业,又是污染“能力”最强的产业,所以,必须经洗礼而向绿。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后,很多老牌企业负重出发,跟鲁北化工一样,借转型升级提升着自己的“绿化度”,也探索到了自己的健康生存之路。
江铜集团贵溪冶炼厂,跟所有的冶炼工厂一样,大型烟囱是其标识。又与很多冶炼厂不同,这里的烟囱虽也冒着白气,但厂区周边空气中并没有刺激性的硫酸味儿。细问得知,他们自主开发的全自动控制负压再生有机胺脱硫技术,实现二氧化硫超低排放,使总硫利用率达97%以上,这已是世界顶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