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北展的苏联成就展,以及之后的“捷克斯洛伐克建设成就展”“日本商品展览会”“罗马尼亚展览会”,成了国人看世界的一扇窗口。而在“老莫”,不少人第一次学会“右刀左叉”,了解西方文化礼仪和风土人情。老顾客李岩量回忆1955年自己和同学相约去“老莫”的经历:“作为留苏预备生,大家谁也没吃过西餐,临出国前,我们狠了心各自拿出五元钱决定安排一次特殊的实习,见识一下‘老莫’,多记些相关单词,免得出去了闹笑话。因为想把吃西餐的全过程都走到,我们没有选择搭配好的份饭,而是仔细研究着点了菜,为了欣赏水晶杯还勉强买了蜜酒。菜单上的俄文名称我们全抄了下来,背了好几天才把这些单词记住。”
老顾客穆传玺:“我唱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对女友说:‘喀秋莎同志,愿意嫁给我吗?’”
“餐外的东西”
说起来,西餐不一定很对中国人的胃口,不少人初到“老莫”表现局促,看着菜单莫名所以,餐毕感到“好是好,但觉得没吃饱”,而“老莫”的吸引力更多在于餐外的东西。在典雅宏伟的屋顶下,桌上摆着锃亮的酒杯、刀叉、瓷盘和鲜花,风吹动着天鹅绒窗帘和雪白的乔其纱,水池喷射出银色水花,耳边响起最流行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红莓花儿开》……这种华贵范儿和异域情调,给那一代人尤其是跟着父母来开眼的孩子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也让“老莫”成为当时北京人重头聚会、战友送别、情侣求婚等活动的宝地。
老顾客穆传玺回忆自己的求婚经历:“1955年2月,女友生日那天,我用攒了3个月的钱请她到我们常常围着散步但没敢进去的‘老莫’吃饭,唱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对她说:‘喀秋莎同志,愿意嫁给我吗?’一晃结婚三十周年,我们第二次走进‘老莫’,点了同样的菜,当举起酒杯时,我又唱起了‘夜色多美好,令我心神往,在这迷人的晚上’。”也许因为类似的情结,今天,一些老人在家庭纪念日聚会时,还爱动员几代人同去“老莫”。
对于皇城根下长大的北京孩子特别是大院子弟们来说,“老莫”留下了更多呼朋唤友、海侃神聊的青葱记忆。发小、同学、战友一群小年轻在一起花心思切磋如何凑份子,去撮“老莫”。有说法是当年有什么大事难事麻烦别人,北京孩子的一句口头禅就是:“事成之后,请你到‘老莫’吃一顿。”许多年后,这些“恰同学少年,挥斥方遒”的聚会场景,反复出现在北京题材的影视剧中。比如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有场“老莫”的戏份,原著作者王朔自己出来客串了个顽主的角色,很豪气地端起一杯酒,对大家说:“四海之内皆兄弟”,然后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