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顾客周亚男:“当然还是原来的老样子经典,有味道。”
“复古”回到55年前
2000年,“老莫”悄悄进行了开业以来的第一次大型改造,旋转木门改成了金属旋转门,雪花穹顶改成了雕刻吊顶,木质高背椅换成了欧式大沙发,装饰上也杂糅了很多其他元素,从俄罗斯到西欧的风格都能找到。两年后,簇新的“老莫”取得了餐饮行业的五星级资质,但这次换装却没有得到老顾客的认证,他们感觉“回不去”了,甚至有些懊恼。有人说:新装开业后,自己第一时间赶来,躲在大厅的墙角,觉得眼前的一切面目全非。还有人专门申诉刚刚花重金采购来的华丽丽的大吊灯,要餐厅还给他“老莫”原来那种黄黄的自然光线下温暖醇厚的感觉,不要现在在灯光下制造的这种富丽堂皇的明亮……
2009年,“老莫”周围众多像模像样的中西餐馆进一步包抄上来,展现着北京这座国际都市的发展节奏。而此时的“老莫”再次选择重装,方向是:拆掉9年前的装修,改回1954年苏联式风格的原貌。时任餐厅副经理的张春燕表示:老顾客们多年来一直建议餐厅恢复到老样子,“他们的影响力很大”。
2009年9月,“复古”后的“老莫”开门迎客,木地板、雪花顶、松塔灯、雕花柱、喷水池、手风琴歌舞……老顾客们纷纷到场,追昔抚今,感慨万千。老顾客周亚男表示:“当然还是原来的老样子经典,有味道。”
老顾客罗亚滨:“在这里吃饭倒成了次要的事情,主要追寻的是那种感觉、那种回忆。”
追忆似水年华
“文革”时期,“老莫”改名“北京展览馆餐厅”,桌上的刀叉被撤下,俄式大菜也一度变成了蛋炒饭、盖浇饭等中餐,味道做得“还不如知青串联接待站”。动荡结束后,“老莫”恢复雅致与宁静,1984年11月又恢复了“莫斯科餐厅”的名号,许多生活逐步重归正轨的北京人扎堆儿来到“老莫”庆祝。老顾客罗亚滨感慨:“大家或许是在追忆逝去的年华,或许是想找回曾以此为荣的经历。在这里吃饭倒成了次要的事情,主要追寻的是那种感觉、那种回忆。”
而迅速翻开新一页的还有整座城市。1979年,北京第一家外资饭店建国饭店落成;1983年,改革开放后第一家中外合资餐饮企业马克西姆餐厅在崇文门开业;1987年,肯德基落户前门,5年后,麦当劳亮相王府井。“我请你吃麦当劳”和“下海”一样成了时髦口头禅;1990年代中期后,京城星级酒店为达到国际化标准,纷纷开设高水准的西餐厅,“世界上比较有名的风味,北京差不多都有了”。
潮流起落间,“老莫”独一份的时代完全过去。在1991年8月的一则广告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时的“老莫”已放下架子,既经营俄式大菜,承办各种宴会,人均消费25元,也设置了快餐部,提供展会中、西式盒饭,每份5元-20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