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导师让段江留下来,一起工作,他却婉拒了邀请。他似乎看到了自己在美国的未来——没有自己的实验室和团队,在别人的地盘上,“头顶”是触手可及的学术“天花板”。而大洋彼岸的祖国正在崛起,发展势不可挡。
2007年,段江满怀信心,随人才引进计划回国在西南财经大学任教。他在教学上得心应手,所教的图像处理专业课颇受学生好评,开设的IT创业选修课更是一座难求,30岁当上学校最年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在科研道路上,他也取得显著成绩:参与或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多项国际和国家专利。
按照“海归精英”的发展路线,在“出国、念名校、找好工作”后,段江却突然跳出了按部就班的“舒适圈”。做名教师、科研工作者,已不能满足他心中暗暗涌动的梦想。
当时,段江憋着一股劲:为什么国人都在使用国外研发的数字图像处理软件?我们就不能设计一款软件占领海外市场?
2009年,段江创办了成都恒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将自己获得的专利与市场需求对接,创建跨平台摄影图像处理平台Fotor。用户不需要学习复杂的技巧,就能以“最傻瓜”的方式作出与专业水平媲美的效果。上线的GoArt软件,以人工智能的深度神经网络技术为支撑,被Google Play全球推荐。
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段江说开玩笑地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唯有更努力、更迅速。”
创业后,他的生活与工作“合二为一”,没有周末、节假日,很少在晚上9点前下班。
7年间,公司从3个人发展到近百人的规模,实现了技术上从“并跑”到“领跑”,经营上从“烧钱”到盈利的转变。这背后,政府对“双创”的大力支持,不可小觑。
2014年底,公司面临资金链断裂危机,成都市政府及时发放了一笔顶级创新团队奖金,帮助他挨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对段江而言,这些年最快乐的时刻,是没日没夜埋头计算、编程的美化程序,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和赞许。
一批批回国创业的青年触发连锁效应,段江执迷的“美丽事业”吸引了许多“海归”的加入。在成都恒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员工中,一多半是毕业于海外名校的高材生和海外华人。在他的感召下,荣膺欧洲天文学会奖的表弟彭影杰也回国找到了“自己的事业”。
面对未来,段江计划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拓展到互联网之外的世界,应用到医疗卫生、航空航天等领域,持续而深远地影响人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