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杜岗村一跃跻身全省表彰的第一批40个脱贫村行列,被授予“河南省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称号;村党支部书记陈宏运作为信阳市的唯一代表,在全省脱贫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
然而,很难让人相信,杜岗村尽管离312国道只有2500米,但却没有一条出村的公路。
“文钱憋死英雄汉”的滋味,杜岗人几乎都尝到过。陈宏运更是有切肤之痛,在其母亲1970年去世时,全家6口人,4个兄弟姊妹尚小,家里根本拿不出钱买一副棺材,连给母亲送葬都为难。后来,还是村支部解决了35公斤救济粮、10元钱救济款,才将母亲安葬下去。
村民们更是为钱发愁。因为没钱修路,本村小伙娶不到外地媳妇;本村姑娘却纷纷远嫁他乡;因为没钱供学,全村年轻人早早弃学外出务工;因为没钱作资本,村里没有一项像样的产业。
常言道,困难困难,困在家里才难;出路出路,走出去才有路。1992年因一场大旱被逼无奈,穷怕了的杜岗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南下北上闯天下,当年外出人口400多人,竟占全村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路啊,路!杜岗村距县城20公里、距寨河镇政府7公里,1970年修建的一条土路,成为全村交通的“大动脉”,一直到1998年才修通了一条2.1公里的砂石路,阴雨天在本村境内行走还得穿靴子。
说到道路交通问题,有个故事杜岗村民至今没有忘记:当年本村一位村干部的女儿,经媒人介绍与一位部队转业干部相亲,这在全村是件很荣耀的事儿。可是,那位转业干部从县城骑自行车到杜岗村相亲时,却因雨后道路泥泞,自行车进不了村,结果人家掉头走了……这件事让全村人的心里蒙上一道辛酸的阴影。
要想富,先修路,成为杜岗村民们的热切期盼。按照群众意愿,经村委会提议,村民代表通过,由村支部出面联系本村外出务工人员“化缘”修路。
那时候,杜岗全村没有1部手机,村干部也没有BP机。当时的村支书陈宏运,只能用自家的1部固定电话与外联系,然后带着村干部到本村外出务工人员集中的珠海、郑州等地,从100元到1000元不等,2003年连续两年筹款9万多元,修筑6公里砂石路,全村出行主干道从此告别“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腿泥”的历史。
在2005年实施“村村通”公路项目建设时,分配杜岗村的项目是1.57公里,与原有的县级水泥路连接处相差30米。如果这30米不修,就成了断头路;如果铺修,又没有钱。怎么办?为了抢工期,村干部集体商议,从每个人的当年误工补贴中凑够几千元,将两条相交的“丁”字形水泥路无缝链接在一起,从此可以出行畅通不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