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勇敢面对曾经的痛苦经历,面对生活现状又持积极阳光的态度,让观众流泪,也让郭柯导演本人颇感惊讶。
“我想拍纪录片,就有了《三十二》,韦绍兰老人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这跟我以前预想的她们的生活态度是不一样的。”郭柯说。
另一方面,“三十二”这一片名是2012年仍然在世的中国慰安妇的数量,让郭柯叹息的是,到了2014年,数字锐减为“二十二”了。郭柯觉得应该以“抢救”历史的姿态,尽全力以影像的方式把她们记录下来,“相信她们身上的故事也值得我们去发现”。
愿景是美好的,可是片子的市场前景却并不为外界所看好。有人曾经劝郭柯放弃:“别再花钱拍这个了,年轻人是不会买账的。”
“年轻人是我们未来的力量。”郭柯最希望的是,年轻人走进影院,让向善的种子在年轻人中生根发芽,能促使社会上更多的人关注这一群体。
电影《二十二》中,没有历史画面的“再现”,片中所呈现的也并非一张张掩面而泣的面孔,而是平凡慈祥如你我亲人的老人。“如何让年轻人关注这些老人?首先得让他们喜欢。”郭柯特别强调说。
负责《二十二》宣传的“朔果莲莲”公司创始人苏北淇则对南方日报记者说:“老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本就是正能量。”
影片上映后排片与票房的持续走高是大多数人始料未及的。
广州金逸珠江电影院线负责人谢世明留意到,该片上映首日,广州几乎一半的影院“零排片”,而到了第三天,基本上每家影院都排了场次。
“它的上座率在同期影片中是最高的,所以都赶紧调整场次。影院对市场的嗅觉很敏感。”基于其目前的热度,谢世明预测,《二十二》票房过2亿是早晚的问题,最终有望突破3亿元。
更重要的是,据淘票票专业版数据显示,19岁以下观众占总观影人群的19.1%,大批“00后”走入电影院。还有不少人发布朋友圈称自愿包场,“将想看的场次发给我,我请大家看。”
事实上,一开始《三十二》便是在“95后”观众聚集地“B站”上走红的。当时,满屏“我们都是中国人”的弹幕留言,令郭柯印象十分深刻。
一位广州观众晓冰在观看过《二十二》后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没有残忍地撕开,而是淡淡地倾诉,就像奶奶在叨家常。这跟我以前看的电影都不一样,值得二刷、三刷。”
此前郭柯曾许诺,电影所获收益将全部捐献给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用于对慰安妇历史研究及幸存者的资助。如今电影的票房大获成功,让他感到有些“措手不及”。不过,在被问及有没有后悔曾经的决定时,郭柯回应称:“不后悔!”他强调再高的票房、再多的钱也会兑现承诺捐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