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江铜通过对标,关键技术经济指标全面优化,吨铜能耗、铜回收率、金和银回收率等多项节能环保指标跃升世界领先水平,研发出高效综合回收金铂钯及伴生有价金属等技术,年产值数亿元,不仅增加了效益点,更进一步利用了宝贵的资源。对标让江铜的“绿色冶炼”能力达国际先进水平。
打造员工持股试点“江铜样板”: 提升江铜国贸发展动能
今年6月21日,江铜国贸员工持股框架协议在上海正式签订,这标志着江铜国贸作为江西省首批4家混改试点单位,已正式启动员工持股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江西省国资国企改革提供实践性样本。
据介绍,2010年,江西铜业在上海投资设立江铜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以来,江铜国贸公司一直以市场化、国际化、全产业链化的指导方针在上海进行战略布局,2016年累计销售收入833亿元,位列上海外资营业收入“百强企业”第6位。
公司先后收购和设立了保弘有限公司(香港)、上海江铜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江铜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江铜国际(新加坡)有限公司、江铜国际商业保理有限责任公司等多产业、多品种的国内外子公司和平台,凭借在上海其他相关二级公司的联动经营,已形成区域子集团的经验态势,在行业内积聚了一定的市场影响力。
6年时间,江铜国贸成功将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和市场化的机制融合,让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国籍的员工,能够迅速适应,各司其职,推动超常规发展。
此次员工持股改革,将进一步提升江铜国贸的发展动能,为国企的市场化改革提供生动样板。
打造科技创新“江铜样板”:去年6项科技成果得到转化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近三年来,江铜累计科研投入近73亿元,内部科研立项93项,承担国家省部级项目5项,共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13项,授权专利共计281项,其中发明专利36项。
据悉,江铜在2016年完成6项科技成果转化,合计年创经济效益1658.45万元。同样是去年,江铜成为国家试点,以贵冶和城门山为先导,开启了智能工厂、数字化矿山建设进程,不仅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也将有效促进行业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
此外,江铜还搭建了“奥林匹克技能比赛”、“青工技能比武”、“大师工作室”、“首席工程师”、“首席技师”、“首席操作岗”等多级人才培育平台,实施以科技进步奖、管理创新奖等奖项为支撑的“双创”平台,2016年评选奖励成果167项,产生经济效益2.9亿元,奖励金额674万元,极大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全员创新创效的热情。“2017年上半年,又有多项重点科研项目完成研发,具备了产业化条件。”汪小卡说,其中“铜冶炼炉渣铁及有价金属回收”项目目前正在试验阶段,如果成功,将是世界炼铜史上的一大突破。
打造党建创新“江铜样板”: 不断夯实基础 创新工作方法
江铜改革发展的“红色动力”,来源于400多个党组织以及9225名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与担当;来源于江铜党建不断夯实基础,创新工作方法,从而成为企业发展的“定盘星”。
汪小卡介绍,江铜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做到组织落实、干部到位、职责明确、监督严格。
同时,江铜坚持“党建工作既有产品,也有顾客”的全新理念,把上级党组织、企业和员工定义为顾客,从2002年将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导入党建工作以来,已逐渐形成了党委抓稽核、支部抓特色、全员抓创“星”的三级创新平台,有效消除了过去党建工作控制手段“软”与实际效果“虚”的现象。并在探索党政双向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探索制订出涵盖“经济责任制考评”“双文明考评”“干部绩效考评”“机关绩效考评”和“全员创星考评”的“五位一体”绩效管理体系,真正让党建工作用数据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