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加上往年的库存,我国现有的网剧行业的整体规模将突破5000集,比萌芽阶段的2009年增长近250倍。而且如若保持目前产量、增速不变,按照观众平均每天观看2小时网剧的上限计算,目前网剧的市场容量仅为43800分钟,这意味着网剧市场已接近3倍的明显饱和。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我国网剧用户付费收入却只有30亿左右,这甚至不足以让一、二家主流视频网站盈利。以上数据充分说明,困扰着我国电视剧的问题正同样困扰着我国网剧,网剧并没有僭越电视剧的框架结构,也并未对解决原有痼疾提供实质性的革新方案。
因此,我们必须尽快驱散蔓延于网剧、电视剧间的各种认知迷雾,充分正视乃至解决从世纪之交到今天,广电领域在完成卫视上星之后,这不到20年间,包括视频网站崛起在内所积累的犬牙交错的行业利益格局,这对于我们讨论新一代乃至下一代的文艺形态、生态,同样具有继往开来的历史意义。
(采访整理:陈琰泽)
摒弃粗制滥造,网剧进入“精耕细作时代”
张漫子、刘晶瑶
两年前,看电视还是不少家庭休闲娱乐的主要选择;两年后,这个维持了近40年的习惯,正在发生显著变化。特别是今夏,电视荧屏表现略显寡淡,反倒是《河神》《春风十里不如你》《鬼吹灯之黄皮子坟》等网络自制剧大受欢迎。很多网民发出了“一入网剧深似海,从此电视是路人”的感慨,投资者、创作者也对网剧产业有了新认识和新期待。
以最近正在热播的网剧《河神》为例。这部带有玄幻色彩的悬疑推理剧,用一个个怪诞的民间故事,勾连起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和古老的“秘术江湖”。这部网剧在豆瓣的评分高达8.4分,既高于原著的7.0分,也比大多数传统电视剧的评分要高出一截。
《河神》成功的秘诀何在?其一,两条叙事脉络交错推进,扣人心弦;其二,置景精良,“服道化”大气、精美,不输电影大片;其三,剪辑张弛有序,别具特色;其四,用色讲究,时有鲜明的暖色冲破肃穆的氛围,而神秘诡谲的面具则更添仪式感。所有这些元素,都让它成为爆款。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备受好评的精品网剧,主要靠引人入胜的故事、大片质感的画面吸引观众,几乎没有“流量明星”。这与传统电视剧“不用大咖不敢卖”的路数大相径庭。
从《太子妃升职记》到《余罪》《河神》,网剧在题材、叙事、制作、发行等方面,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和位置。在多数电视剧收视率难破1%的严酷背景下,网剧的逆袭表现更为抢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