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学生好就业、就好业,学校花足了心思和工夫。首先开设“适销对路”专业,其次主动联络大企业,与海南罗牛山农产品加工园区、中国免税品集团三亚免税店、深圳机场等大型企业合作,签订众多稳定的实习平台,为学生创造优质的实习环境,从合作企业引进“双师型”教师,直接参与学生实训过程;牵头省内外百家企业组建一校百企合作联盟,每年提供3000个多就业岗位,连续三年获海南省大中专就业工作优秀单位称号。
“学校是我另一个家,是从生活到心灵改变我的地方。”许丽花说。
“‘巾帼班’让我重新获得追求人生的机会。”2012届毕业留校任教的李雪练说。这也几乎成了所有“巾帼班”女生的共同心声,回忆起当年险些放弃读书时的境况时,已为人师的她依然迸出满眼泪水。
“得知学校费用全免,还补贴生活费,这简直就像是天上掉馅饼。”李雪练说。因为体验过生活的艰辛,她和很多同学都特别珍惜这一难得的机会,学习起来像拼了命。朱晓莹3年期间拿了10多个奖状,获得4000多元奖学金。周一到周五学习中专课程,周末自修大专课程,2014年通过自考顺利获得大专文凭。
“相比于学校其他专业,无论是在校学习还是毕业后的工作表现,‘巾帼班’的学生尤其刻苦、优秀、进步快。”张毅生自豪地说。朱晓莹现在是中信银行的大堂经理;李雪练留校成为一名中专教师;黄佳丽在观澜湖高尔夫球场工作,连续3年被评为“最佳球童”,第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黄佳丽留下了200元,剩下的全部寄回家里;薛恋婷成了红妆公司韩式粉雾眉的形象代言人,海口的各大公交车站、广场等公共场所都有她代言的产品广告……
“‘巾帼班’教给我的不仅是谋生的技能,最重要的是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朱晓莹说。
中信银行海口龙华支行行长助理郭锐证实,她眼看着朱晓莹从一名连打印机都不会操作的小姑娘,成长为统计与成本核算都驾轻就熟的岗位能手,靠的不是学历,也不是专业基础,靠的是吃苦耐劳和积极进取。
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老师覃小丹认为,比起文凭和技能,“巾帼班”教给她们最宝贵的财富是战胜贫困的意志,让女孩们从思想上脱胎换骨,认识到自己在社会和家庭中的位置和价值。
“造梦工厂”不断复制,职教扶贫惠及10省区
2011年起,海南成美慈善基金会将这一模式创新推广至西藏、内蒙古、新疆等国内10个省区,让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女孩也获得了改变命运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