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成立于2003年。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以《安徽日报》为龙头的十报三刊六网站。目前,集团报刊期发量超过350多万份,资产总额18亿元,职工总数5000余人。
拍卖交易被指“空手套白狼”
事实上,上述举报材料8月下旬就开始在网络上流传。
举报材料开篇即点名徐东平。
举报材料称,安徽日报社社长徐东平应于2016年6月退休,省委组织部根据相关规定于2016年3月底发函给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冻结了人权和财权。但2016年4月中旬,徐东平召开集团党委会议,发了个红头文件要变现产权属报业集团的7套商品房、产权属新安传媒的40套商品房、产权属安徽商报社的3套商品房(共计50套)。
举报材料称,2016年5月18日,安徽佳德拍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德拍卖”)受安徽日报报业集团资产管理中心委托,拍卖这50套商品房时,竞拍保证金为600万元,自然人彭永峰以4880万元竞得。合同约定,买受人须于60个工作日内缴纳全部款项(实则是“空手套白狼”)。
举报材料指出,5月18日拍卖完成后,买受人彭永峰即委托安徽冉冉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编注:应为安徽冉冉地产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冉冉地产”)进行此次拍卖标的物的二手房销售。至6月30日止,已经签订合同40套,其中产权证过户7套,由新安传媒缴纳房地产交易土地增值税320万元。存量房买卖合同由新安传媒和第三人签订。
举报材料指出,2016年以来,合肥房价不断上涨,同比、环比涨幅一度居全国各大、中城市之首。而报业集团此次拍卖房产,无论拍前评估价格还是拍卖成交价格均远远低于市场价格,实际上已经造成了至少2000万元可期待利益的损失,直接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举报材料强调,新安传媒名下的存量房产是公司名下的国有资产,是新安传媒、新安晚报社数百名员工多年来辛勤工作的劳动积累,是大家的“家底”,是公司今后发展和生存的“救命稻草”。
官方资料称,新安晚报创刊于1993年1月1日,是安徽都市报第一品牌。新安传媒是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以新安晚报社的广告、发行等经营性资产与报业集团印务中心资产整合,引进全球第五大传媒集团南非MIH集团雄厚资金,共同组建的中外合作公司,于2008年9月16日正式成立。
多位参加了上述拍卖会的人士告诉澎湃新闻,因为其中不少房产拍卖参考价只有当时合肥同类房产市场价格的一半左右,这场5月18日于合肥一家五星级酒店举行的拍卖会吸引了不少人,“现场被挤满了,估计有100多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