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这些争议合理与否,都从侧面反映了一个事实—马拉拉的确是由西方打造的。在西方掌握话语权的今天,能被其选中的,才可成为一个广为人知的国际偶像。
二、成长与蜕变
在2009年的纪录片中,马拉拉还是一个羞涩、胆怯、声音微弱的孩子。她说自己想当医生,想学习科学,可是塔利班不让她上学,说着说着,便躲到父亲背后哭了起来。时隔几年,她已经变成了演讲台上自信、坚定的斗士。是什么让这个尚未成年的女孩早早成熟了起来?是什么让她在短短几年间完成了如此巨大的蜕变?
“穷人的的孩子早当家”,弱国的孩子也一样。巴基斯坦的幼女被父母打扮成男孩在路边卖花、姐姐不许上学在家里照顾弟弟妹妹、五六岁的女孩子往往被卖给有钱的人家做媳妇。“食移体,居移气”,在战争、流离和饥馑中长大,这些孩子往往都表现出了超年龄的成熟。动荡的时局、生活的压力、对学业的渴求,使马拉拉生性坚韧,这是她日后在更大的舞台上迅速成长的根本原因。此后,媒体的关注与曝光、铺天盖地的赞誉或中伤,以及头部中弹的意外……丰富曲折的人生,无论换作谁来经历,都会让人成熟。这是她成长的土壤。
然而,除了这一切,马拉拉之所以能走到今天,背后还有一个重要的推手,那就是她的父亲。
2013年,马拉拉登上了《时代》杂志的封面
2013年,时报记者,也是当年马拉拉成名纪录片作者--者亚当艾利斯,不知是出于对马拉拉2012年遇刺事件的良心不安,还是为了赶上13年10月马拉拉第一次成为诺贝尔和平奖提名者的新闻热潮,又出了一部纪录片,名为《制造马拉拉》。片中没有新的取景,只是回顾了她的成名经过,以及09年纪录片未播出画面的补充。用亚当自己的话讲,作为这个女孩成名的助力之一,我们都应该为她的遇害承担一定的责任。
在片中,亚当一再地强调,马拉拉的父亲,是对她一生影响最大的人。
萨胡丁·优素福·扎伊不仅是斯瓦特河谷私立女校的校长,同时,他也是当地著名的人权活动家,组织了大大小小的演讲、抗议和游行。他在采访中说,“在我们这种国家,爱哭的孩子才会有奶吃”。亚当对他的评价是“一位有野心的父亲”。
面对女儿想成为一名医生的理想,萨胡丁显得不以为然。“我看到了我女儿身上巨大的潜力,她应该成为一名政治家,而不是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