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南海需要冒相当大的风险,舰队中不少官兵顾虑重重。但林遵坚持认为:收复南海主权关系到中国在国际上的声誉,必须克服困难,在限期内完成任务。
经反复研究论证,林遵决定将舰队兵分两路,由他亲率太平、中业两舰进驻南沙群岛的最大岛屿太平岛(长岛),副指挥官姚汝钰率中建、兴业两舰进驻西沙群岛的最大岛屿永兴岛(林岛)。
1946年11月8日,舰队顺利到达海南岛榆林港。林遵一面命令各舰补充淡水食物,一面寻觅当地熟悉海情的渔民了解西沙、南沙群岛的详细情况。
幸运的是,海南一些渔民听说中国要收复西南沙,纷纷拿出世代相传的《更路簿》。上面不仅记录了他们在西南沙群岛盖房建庙、挖井积水、垦荒种植、耕海牧渔的情况,更给收复舰队提供了大量宝贵的航行资料和航海图。
两天后,随着林遵的一声令下,舰队起锚出海。“不料舰队刚驶出港口10多海里,海面上突然狂风大作,小山似的巨浪把舰艇一会儿抛上浪头,一会儿又狠狠地摔进低谷。惊涛骇浪中,中业、中建两舰横摇至30度,大有倾覆之险。雪上加霜的是,舰队旗舰——排水量1430吨的太平舰发动机出现故障,难以远航。”林华卿介绍说,出于安全考虑,她父亲只得下令舰队返航,等待天气转好。
“南海就像泼辣妇人的脸,说翻就翻,毫不留情。”似乎为了印证这句流行着海南渔民口中的谚语,舰队第二次出海时,天气又从风平浪静瞬间变成狂风暴雨。
舰队这次没有妥协,与狂风恶浪整整搏斗了一天,艰难前行近百海里。这时,黑压压云层笼罩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刚刚率舰横渡太平洋的林遵敏锐地意识到,这很可能是台风的前兆,如果继续前行,可能舰毁人亡,于是果断下令返航。
两次无功而返并没有动摇林遵收复南海主权的决心。为稳妥起见,他命令姚汝钰率永兴、中建两舰于11月23日趁风浪稍减之机,先行出航。这一次出航,却出奇的顺利。
简单而隆重地宣示主权
几声炮响,打破了中国南海西北部西沙群岛的宁静,惊起了不远处一座小岛上的一群海鸟。炮弹是由一艘军舰向空中发射的,在蓝色的天空中划了一道圆弧,落在蔚蓝的海面上,溅起了几堆浪花。
发射炮弹的军舰上写着“永兴”两个醒目的大字。
1946年11月24日,在永兴舰舷边,25岁的副舰长李景森正整理着行装,准备率队下舰转乘救生艇前往他们的目的地——永兴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