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布局重点领域到助力改革强军,上海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早在2014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和警备区联合出台《关于推动上海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涵盖产业发展、科技信息等7个重点实施领域,形成了92个军民融合项目需求。
在大会合作签约现场,记者发现空天光电技术创新、海洋工程技术军民协同创新等4项军地战略合作协议,全都是聚焦军队调整改革后部队建设的新要求。走下签约席,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领导信心满满:“项目均是军地双方反复研究论证确立的,上海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支持上海拓璞数控科技公司发展针对航天航空等行业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发展航天航空数字化自动铆接装备和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加大扶持填补国内空白及替代进口的军工科研项目……翻看大会发布的《上海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201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一项项关键领域项目正在加紧推进。
本届大会的3场分论坛广泛深入研讨国防和军队调整改革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带来的新要求、新挑战,并围绕军地共同建设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加速推进军地统筹前沿项目布局等建言献策,让与会代表看到了上海深度融合发展的美好前景。
从一级政府主导到多方广泛参与——
200余家民企参展折射“造市”效应
用特殊材料制造的防护箱,从10米空中摔到地面后,内装的鸡蛋竟然完好无损。首次参展的安徽黄山鼎瑞新实业有限公司研发的安全防护器材质量标准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武器装备的装载防护,吸引了不少军工企业的目光。
据悉,此次参展的200余家民营高技术企业,不少来自长三角外的其他地区,辐射效应进一步显现。
据上海市政府领导介绍,本届大会由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军委装备发展部、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东部战区联合参与主办,陆、海、空、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装备部门积极支持,许多军工集团纷纷加盟,很多民营企业、科研机构、军地院校也全面响应、主动报名参加。
大会“朋友圈”的迅速扩容,得益于其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与会专家表示,这次大会真正实现了立足上海、联动长三角、辐射全国,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明显提高,军民两用技术转移转化已经从“造势”形成了“造市”的新局面。
从一级政府主导到多方广泛参与,离不开上海打出的漂亮“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