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包括中国在内的“五常”都没有签署《月球协定》,但从中国政府关于两极、外空等的开发立场看,和平利用仍将是主题。
媒体报道时,为何不用普通读者读来“科技感”更强的遥测站,而要用“军事感”更强的雷达站呢?
对于任何可能被国际舆论利用的报道,都应长个心眼,率先将月球“军事化”的锅,我们中国不背!
以下为此前关于香山月基观测会议的两篇报道全文,供读者参考。
香山科学会议“月基对地观测前沿问题”召开
6月23日至24日,由遥感地球所郭华东研究员申请成功的第566次香山科学会议“月基对地观测前沿问题”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会议执行主席为郭华东、严俊、李明和林杨挺研究员。来自香山科学会议办公室、科技部高技术司以及20多个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
香山科学会议办公室主任燕琳首先致欢迎辞,回顾了香山科学会议的发展历史,指出会议主张学术平等,鼓励提出质疑,并期望与会专家通过思想碰撞取得丰富的成果。
郭华东代表执行主席讲话,感谢香山科学会议提供了自由的学术讨论平台,并作了题为“月基对地观测科学概念”的会议主题评述报告。报告介绍了对地观测发展前沿与挑战,提出利用月球作为对地观测平台的设想,并系统性地阐述了月基对地观测的内涵、特点及潜在探测领域。他指出,月球是一个稳定的自然天体平台,能够提供全球尺度、多传感器、长期一致的对地观测数据,对地球科学、空间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目前,月基对地观测还面临众多科学技术问题的挑战,需要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站在更高的视野来规划月基对地观测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邹永廖研究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孙泽洲研究员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贾根锁研究员分别就“月球探测现状与月基对地观测基地”、“月基对地观测平台与传感器技术”和“月基观测地球环境的研究”三个中心议题作了评述报告。遥感地球所施建成研究员、吴炳方研究员也受邀就“全球水循环观测卫星计划”和“植被科学卫星计划”议题作了专题报告。
与会专家经过两天的集中交流,达成诸多共识,一致认为月基对地观测是前沿创新方向,对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特别是对地球宏观科学现象的探测具有重要意义,在其他科学研究及经济建设领域均有重要价值。会议建议应进一步关注月基对地观测的科学问题,用“破坏性创新”的理念,积极探讨前沿技术的发展,拓展月基对地观测概念,做好近期、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并特别提出需要加快相关研究速度,以便推动各国家与组织间的相互合作。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这是一个高学术水平、高创新价值的科学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