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华东最后作会议总结,归纳并凝练了相关科学问题,提出应加强的战略方向,并指出在月基对地观测研究领域,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平台建设应循序渐进;在月基对地观测组织方面,科技项目、国内合作、国际合作应依次展开。
月基对地观测对研究地球有什么帮助?
近日,科学家提出,作为地球唯一的自然卫星,月球是一个长期运转的稳定平台,具有观测长期一致性、整体性、稳定性及对一些现象观测唯一性的优势,有可能真正实现从地球系统科学角度,对全球多圈层相互耦合的关键科学问题给出新的解答。
会议申请人及联合执行主席、中科院院士郭华东指出:“虽然目前星载—机载—地面观测平台可观测大气、陆地和海洋较大尺度现象,但尚难以保证全球尺度上的时间一致性和空间连续性,因此还需提高大尺度对地观测能力,开拓新的对地观测平台。”
随着我国深空探测的深入,在月球上布设遥感器建设对地观测平台的“月基对地观测”引发了科学家的关注。长期从事对地观测研究的郭华东认为,与人造卫星相比,对宏观地球科学现象进行月基对地观测具有明显优势。“月球正面的一个观测台站只需要很小的视场角就可以观测到地球整体现象。”他说。
同时,月基合成孔径雷达对地观测具有与星载雷达相当的分辨率和测绘带幅宽,将成为监测固体地球动态变化的有力手段。而月球地质构造稳定,能放置多种传感器系统,可在同一成像条件下对从电离层到地表和次地表的地球圈层进行归一化观测。此外,月基平台的寿命是人造地球卫星不能比拟的,能够提供长期、精确校准的时间序列数据。
基于上述优势,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月基对地观测是前沿创新方向,对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特别是对地球宏观科学现象的探测具有重大意义,在其他科学研究及经济建设领域会有重要价值。
最后会议建议,用“破坏性创新”的理念,拓展月基对地观测概念。同时,在月基对地观测研究领域,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平台建设应循序渐进;在月基对地观测组织上,则可依次开展科技项目、国内联合、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