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所“英雄榜”单上的人名,都在共和国的科学史上熠熠生辉。从这栋大楼里走出6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获得者:钱三强、王淦昌、彭桓武、邓稼先、于敏和陈芳允;走出谢家麟、于敏两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走出大批泰斗级人物,包括科学院院士钱三强、王淦昌、彭桓武、赵忠尧、汪德昭、张文裕、于敏、邓稼先、陈芳允、陈佳洱、朱洪元、李正武、杨澄中、肖健、何祚庥、何泽慧、王承书、金建中、唐孝威、黄祖洽、谢家麟、戴传曾、吕敏、李德平、胡仁宇、王方定、夏培肃、方守贤、冼鼎昌、张肇西、张宗烨、柴之芳等,以及工程院院士叶铭汉、陈森玉等。还有我国放射化学奠基人杨承宗、丁渝、冯锡璋、郑林生等著名科学家。
“老母鸡下蛋,孵化出七八个研究机构”
1955年,在北京西南的房山县坨里地区兴建了一座原子能科学研究新基地,代号“601厂”,1959年改为“401所”,仍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名称。1958年坨里基地建造好后,物理所更名为原子能所。中关村部分就不再发展了,称为“一部”;坨里部分为“二部”,重心转移至此。1973年,“一部”改建为高能物理所,逐步搬迁到北京玉泉路现址。
1974年,生物物理所等入驻原子能楼。1990年,原子能楼变为微生物所的北楼。不过在原子能楼内,为家住中关村的生物物理所老所长、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贝时璋保留了办公室。他曾兼任原子能所七室主任,负责放射生物和卫生防护方面的研究。他也是守望原子能楼的最后一位老一代科学家。
1991年,贝老在原子能楼二层西侧南向的办公室中
原子能所这栋大楼,成为我国第一个综合性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从这里分裂、衍生出了许多核科学研究机构。
在科学院系统内,1957年,杨澄中带着部分人员和设备,组建了兰州物理室,后发展为兰州近代物理所;陈芳允、黄武汉等调出筹建电子学所;夏培肃等调出筹建计算机所。1962年,张家骅带领同位素应用研究室和电子静电加速器组与上海理化研究所合并,成立上海原子核所。1973年,高能物理研究所在原子能所“一部”的基础上成立。1978年,理论物理所成立……
至于在国防研究系统,有关原子能研究衍生的科研机构就更多了: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华北辐射防护研究所、华北605所……这些院所大都从原子能所“裂变”或由此楼的研究人员开创。